要是穿在舞影的身上,還不把那美妙的曲線勾勒的誘人至極啊。不過這件衣服確實昂貴,那龜茲商人表示這是從龜茲千里迢迢帶過來的、是龜茲貴族的服飾,僅此一件,價格昂貴些也是應該的。李仲玄也沒猶豫就買了下來,買這個總比買那些個珠寶玉器便宜得多,還顯得很有心,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李仲玄拿著裹好的東西在西市上又轉了起來,還差一件給小寶貝嫣然的禮物,當然不能不買。正閒逛的時候,他一眼瞅見了未來的岳父秦一龍,剛要躲開就讓眼尖的秦一龍看見了,李仲玄只好上前打招呼。
秦一龍一直想找李仲玄商量東山再起的計畫,見到李仲玄當然開心得不得了,開口就道:「賢侄,我正有事找你談呢,今兒個早上我去鳳兒那找你,鳳兒告訴我你有事出來了,沒想到在這碰上了。」
李仲玄心裡放下了一大半,幸好鳳兒沒說自己打算去益州,謊話還沒被拆穿,來得及補救:「伯父,這裡不是談事情的地方,我帶您到客仙居去,邊吃邊聊。」
客仙居是長安城最大的酒樓,座落在長安中心的朱雀北街上,李仲玄是那的常客。
到了客仙居,李仲玄領著秦一龍要了樓上的雅間,點了壺酒、要了幾樣客仙居拿手的小菜,這才邊吃邊聊了起來。
秦一龍道:「賢侄,我已經想好了一個翻身的計畫,說給你聽聽。」
「伯父請講。」
秦一龍在長安東西市轉了一些時間,就是觀察能不能有什麼行業可以涉足,絲織業肯定是不能再淌進去了,現在「織女坊」已經是全國最大的綢緞行,如果沒有頂尖的刺繡師傅,絕對無法與「織女房」並駕齊驅。
秦一龍也是商場上的老油條了,真讓他發現了一個好行業。問題就在開元通寶上,四處辦貨採購的商人需要攜帶大量的寶貨,極其不便,同樣的把商品賣出去後又換回大量的寶貨,攜帶起來又不方便又不安全,麻煩得很,於是秦一龍想到一個好主意,開鋪子為商人代管寶貨,他將這種舖子命名為「「寄附舖」」,在全國開「寄附舖」,讓那些商人在當地存入寶貨,到了異地再從「寄附舖」取出寶貨,而「寄附舖」則按一定比例收取保管費,同時「寄附舖」也可以兼營商業買賣,一舉兩得。
聽完秦一龍的想法,李仲玄細想了一下,這確實是個賺錢的行業,不過還有幾個問題不好處理:「伯父,有兩個問題,一是怎麼讓商人相信「寄附舖」的信譽、放心寄存錢款?再來就是在全國開設『寄附舖』肯定需要大筆的資金,以確保一寄一取的資金往來。」
秦一龍信心十足說道:「放心吧,這些我早想過了,資金不是問題,我們可以先在經濟比較繁華、錢款流通較快的幾個城市開設『寄附舖』,象是長安、洛陽、揚州、益州、廣州這些地方,開始也只辦理這幾個城市的業務,這幾個繁華城市的商貿活動相當頻繁,肯定會有大批商人寄存錢款,如此一地存、一地付,我們正好利用兩地存入的錢款抵銷進出帳,這麼一來,根本不需要動用我們自己的錢款來回流通。」
李仲玄一聽,對秦一龍佩服得很,這樣一來,經營「寄附舖」,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資金便能維持正常的存取業務。
秦一龍又道:「等到我們的業務成規模了,那時再考慮大範圍的開辦『寄附舖』。至於信譽問題,那就得靠賢侄你了,開辦『寄附舖』這種商行,必須由戶部批准,到時候只要官府批准,而且能夠稍事支援,信譽不就有了嗎?連官府都支援的鋪子,信譽肯定沒問題,所以這就得靠賢侄你了,代國公在朝裡德高望重,只要賢侄跑動跑動,還不是輕鬆的搞定這些事情?」
這回,李仲玄算是徹底同意了秦一龍的計畫,只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寄附舖」肯定賺錢:「伯父,『寄附舖』這行確實能賺錢,小侄服了您了。」
秦一龍喜滋滋地端起酒杯敬了李仲玄一個,李仲玄又道:「伯父,既然要幹,就幹大的,稍後我帶你去見一個人,只要說服他入夥,咱就在全國開設『寄附舖』。」
秦一龍一聽,問道:「是誰這麼大能耐啊?賢侄。」
李仲玄道:「王賢,戶部尚書王紹的兒子,聚寶齋的少東,那小子一直想幹番事業給他老子與他家老太爺看看,只要能說動他入夥,我們這事準成。」
秦一龍道:「真是老天助我,以聚寶齋的財力,在全國開店都沒問題了,來,賢侄,乾了這杯。」
「伯父,吃完飯我就帶你去找王賢,這小子八成又在凝碧樓混呢!」
李仲玄心裡高興得很,這回可是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