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座座橋樑跨河而起,克服自然障礙,將河水斷開的商路連通,把兩岸的民眾聯結一起。
在河道穩定,水流有規律的地區,架設的是永固式橋樑,比如按材料分為石橋、木橋、竹橋,按結構分為以梁鋪在橋墩上越過江河的梁橋、“拱券”而成的平橋等。
在河道容易改向,水位漲落無常的地區,架設的是浮橋。這種橋以浮舟連結,以鐵索、粗纜等相系,可適應複雜的水情變化。
在極少數河道很窄、水流卻很急的地方,也會有飛凌兩岸的懸橋出現。
以上主要是民間架橋技術,使用時間一般都比較長。而在軍事上,則以架設臨時浮橋為多,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陸軍需要水師配合,以便連舟結纜,迅速渡河。
不過,本次草原逃撤戰,情況又有所不同。
古拉爾河雖然在黃羊灘一段河道相對狹窄,但這條草原上數一數二的大河,在此處的南北兩岸間隔仍有兩公里的寬度,而且水流湍急,浪花飛濺,於此架設橋樑乃是一道棘手的難題。
這裡沒有水軍協助,連漁船都看不到一艘,遑論連舟相繫了。重新造船,耗時費力,缺少材料。而且這條臨時浮橋,把蒂奇斯族眾和猛虎騎兵接應過去就行了,渡河之後,必須立刻毀掉,斷絕敵人加以利用的可能性。
這座浮橋既要有一定的堅固性,能迅速接應戰士和非戰鬥民眾透過,又要具有易毀性,再加上水情狀況不佳,時間緊迫,對於凱日蘭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不過,這難不倒“狗魚”。凱日蘭用易造的木筏取代浮舟,造出一座不同於舟橋的新式浮橋──筏橋。
筏橋的兩端,用巨大的地錨固定在古拉爾河的南北兩岸。地錨很沉,很大,很堅固,而且埋地極深。
建橋時,首先安好南岸的地錨,將繫好的筏子順河擺下。受水流的衝擊,鏈式的筏子成了一條斜線。然後,狗魚凱日蘭帶著幾個水性好的戰士,冒著刺骨的寒意跳入河中,牽著筏鏈遊向對岸。最後,將筏鏈系在北岸的地錨上固定好。由於水流的作用,這座筏式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