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沒見過世面的小樣兒,回頭本少爺帶你參觀參觀,你就知道什麼叫生活了!”
雪錦(瞬間情緒低落):“回頭是什麼時候?我們還能回頭嗎?”
路石林(情緒高昂):“咔,大家請看,這就是負面情緒的典型表現,認為自己進入了絕境,已經無法回頭了。在心理學上,本少爺習慣將其稱之為放大鏡思想,即無限期放大了自己的不利處境!”
雪錦(欲哭無淚):“為什麼我又要當小白鼠?難道我的人生悲劇就該被你拿來隨意踐踏嗎?你這混蛋太無恥了!為什麼總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呢?為什麼……”
路石林(捂住耳朵,閃到一邊):“大家看到了吧,這又是另一種負面情緒的表現,稍帶點狂躁和偏激,否定一切美好的事物,給自己和別人打上了負面標籤。
給自己貼標籤,認為自己永遠是個失敗者,就會無限期墮入自卑的死迴圈,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給別人貼標籤,難免會產生敵意。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比如我邊兒上的這位,她就認為自己的人生很悲劇。莫名其妙穿越到了一個窮鄉僻壤,吃不飽,穿不暖,確實夠悲劇的!於是她便將自己定義為了一個悲劇角色,每天鬱鬱寡歡,不作為,也不去想該怎樣改變現狀。因為她已經斷定了自己是個失敗者,不可能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枉費心機罷了!
同時她也給本少爺打上了標籤,認為我就是在嘲笑她,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她的痛苦之上。殊不知本少爺其實是在幫她分析病情,想要助她早日脫離苦海。唉,為啥子本少爺的良苦用心,你就是看不見呢?”
雪錦:“看你個大腦袋瓜子,混蛋,不要臉,無恥……”
路石林:“得,吃力不討好!在某些人的眼裡,本少爺顯然已經被歸結成為一個混蛋了,無論本少爺做什麼好事,她都視而不見,甚至會認為本少爺對她好都是別有用心的!唉,人心不古啊!
再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小雪花是一名普通的小學生,只因為成績不好便被父母說得一無是處。彼時她幼小的心靈尚不能明辨是非,父母的責罵會讓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笨蛋,永遠都做不了一個好學生。自卑心致使她的成績越來越差,笨蛋命題也就理所當然得到了應證。
這種情況本少爺稱之為自我否定預測式,在這類同學心中彷彿存在著一張能夠預測未來的塔羅牌,那張牌已經告訴了他們事件結果,他們的潛意識會對這個結果篤信不疑,引領著他們向這個結果趨近。這又歸結到了上期所講的心理暗示命題,倘若有這種消極的暗示,得到悲劇結果的可能性必然會成倍增長。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某件事情尚未發生,悲情者們便已經預知到了會有不好的結果。當真正的結果降臨之時,倘若是美好的,他們就會說這只是僥倖而已;若是悲劇的,他們則會說:瞧,我早就知道會這樣了!
由此一來,他們就會永遠陷進消極的世界中,永遠只能看到悲劇的結果,看不到美好的未來。抑鬱症就這樣越來越嚴重了!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為抑鬱症喪失生存意志而去自殺,這是很可怕的!”
雪錦:“你丫自說自話了半天,到底在講玩意兒啊?”
路石林:“唉,妹子,哥只是想告訴你,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的,你也並不是一無是處!你的手藝還是很不錯的,會工藝品,還會做菜,可以開一家主題餐廳嘛,有本少爺幫你宣傳,肯定賣座!”
雪錦:“得了吧你,咱們又回不去!”
路石林:“看看,又陷進死迴圈了吧!難道回不去就註定悲劇嗎?回不回得去跟咱們以後的幸福生活有關係嗎?難道在這個世界,我們就不能開主題餐廳了嗎?呵呵,你的思想太狹隘了,這也是你為什麼總是陷入抑鬱死迴圈的原因之一。”
雪錦:“誒?在這個世界也能開主題餐廳嗎?就算能開,咱們也沒有開店的資金啊!重點是這年頭的人三觀和咱不一樣,他們肯定不會欣賞我們苦心經營的主題餐廳的!”
路石林:“肯定不會欣賞?呵,你是如何肯定的?咱們還沒試過你怎麼就能肯定了?退一萬步說,就算他們暫時不能接受,我們也可以透過自己的營銷手段讓他們接受啊,還可以根據他們的喜好做相應的改善處理啊!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雪錦(仍不以為然):“可咱沒錢啊!”
路石林:“誰說沒有,本少爺分分鐘就能賺夠錢!”
雪錦(嚴重懷疑):“你哪兒來的錢?去偷去搶嗎?”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