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心法。
修道一詞在中國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源於黃老求仙長生之術,在大晉更是空前絕後的熱潮,無論是士大夫還是黎民百姓,所謂玄學之風莫於此。不過真正的修道中人常年隱於高山大川之中,即使入世,凡人也無法識其真顏,如同那王喬一般。因此俗世中的修道理解只限於那些裝神弄鬼的道人,或者嗑嗑五石散等補藥。當今修真界中的修道主流為行氣導引、服餌、房中三派,行氣導引源於巴蜀,尊彭祖、王喬、赤松子為始祖,服餌興於齊魯,以羨門、安期生為中堅,房中起於秦中,以皇帝、彭祖、容成公、務成子為代表。只是這數千年過來,早已沒有明確派別之分,大多是行氣和服餌二者兼修。林易雖無名師指點,但從那李圖的記憶中對這些常識已經能夠耳熟能詳。
行氣亦稱煉氣、食氣、服氣。修真界最常用修煉方術之一。是指一種以呼吸吐納為主,輔以導引內修方法。其重點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氣,養我之體。行氣導引之術,林易從那李圖記憶中也得到幾種,只是行氣對環境的要求太苛刻,要清靜、要靈氣充沛,東宮之內無一滿足。
服餌亦稱服食,除服草木藥和金石單味藥外,還有草木金石燒煉而成的丹藥,當間流行天下的“五石散”皆源於此,只是此藥效甚微,況且“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弊大於利,而五芝、茯苓、地黃、麥門冬、木巨勝、重樓、石韋、楮實、天門冬、松柏脂、松實、術、菖蒲、檸木實、槐子、遠志、澤瀉等可單服草木藥無一不天材地寶,可遇而不可求。因此次方更行不通。
因此林易所求之法只有房中可為之。房中源於戰國神仙家,或稱混氣之法,男女合氣之術。漢魏兩晉時,民間房中之術十分盛行,特別是上層貴族之中,但皆為簡單的男歡女愛。此乃強身力行女色以縱情,非有補益且以遣疾。
修真界中此派功法繁雜,實肇始於彭祖,有上中下三乘,下乘為採抽鉛精:即女子順採“白鉛”,男子逆採“紅鉛”之法,此法歷來視為非道,視為下乘,護鼎一經採補後,再無生機;中乘有采陽補陰或採陰補陽之術,行玄素之道,延壽無極,有養陰駐顏之方,補導之事,取精於玄牝,其要穀神不死,守生養氣。雖有延年益壽之效,卻無修道之實;上乘有雙修雙成之訣,此法為房中術的先天修為,為上乘上雙修功法,陰陽交感後所產生的形神真一之氣,此氣為二五之妙合,至靈至微,一方採得,雙方羅通。故謂之“雙修”,又謂之“真採”。只是事有正反,這有利必有弊,這上乘房中之術雖然難得,無奈找到一個情投意合,資質相當的道侶太過困難,況且此修行速度太過緩慢,哪有直接採補來得快。
因此李圖門下弟子甚至李圖本人為了走捷徑,迅速提高修為。所習房中正為那中下乘,肆意採陰補陽,更有門人弟子專事張揚房中之糟粕,使其淪為玩弄婦人的淫穢之邪術,這才為世人所不容。
這彭祖心經不僅要求只有歷代三峰派掌門方可修行,對爐鼎要求也十分苛刻,難怪歷代三峰掌門也大多放棄了此心法,而是和門人弟子一樣選擇那些中下乘的房中心法。
第十五章 悟彭祖 煉化樂氣求通脈
“母親,那三人失敗了!”一座富麗堂皇如同宮殿的大房內,賈謐向躺椅上的賈午道。
“怎麼,竟然失敗了,這樣的機會可十分難得,我們等了這麼多年,可那小雜種每次出宮前後護衛都上百,這僅有這一次只帶了幾人!”賈午驚道。
“這小雜種還真命大,你不是說萬無一失,這個殺手組織從未失過手嗎?”賈午又問道。
“他們本是算無遺策,可名懸一線關鍵時刻,那小雜種身邊連出兩道黃光護主了他兩次性命,短劍和金箭無論如何都無法近身……”賈謐沒有親眼所見,只是聽手下之人暗中看到,只得粗略把這事形容一番。
“那小雜種難道還有仙人相助?莫非這龍子龍孫果真有仙人暗中保護!”賈午十分驚恐道。若這是如此,和這樣的對手為敵,真是老壽星上調,不想活了。
“母親豈能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這龍子龍孫本就是騙人的把戲,若慰祖將來成了皇帝,我們也就成了龍子龍孫。這世上即使是神仙也難逃身功名錢財之利,想這此事必是那小雜種以高官厚祿利誘,招攬的能人異士所助。我還一直奇怪,他平日十分小心謹慎,每次出行動輒數百人護衛,這次他如此囂張,寥寥數人就敢拋頭露面,原來是不知道何時招攬了異士!”賈謐道。
“那我們豈能坐以待斃!他能招攬到,我們賈家自然也能,看來我們也要請那李家仙長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