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他明明答應過她,會等侑兒十八歲才放逐邊疆趕赴封地,為何提前食言?
“據太傅說,是朝堂上有朝臣奏皇上疏議,建議侑兒應早些赴封地自立,畢竟侑兒即將成年,長久身處內宮多有不便,早日遠離京城也是臣子應盡本分。”侑兒以拳遮掩咳了咳:“況且,侑兒此番前往關外,代國疆野遼闊必有侑兒施展拳腳的天地。”
昇平望定侑兒飛揚入鬢的眉目怔住緘默。同歡默默將茶盞碎片掃去,又為昇平重新沏茶,她偷瞧昇平臉色有些異樣,小心翼翼詢問:“娘娘?”
強忍下心中不妙預感,昇平慘然“侑兒,你若去了,姑母此生倒是再無牽掛了。”
侑兒聽出昇平話中淒冷,鄭重回答:“逢年侑兒還是會攜貢品入京探望姑母的。”
“只怕屆時侑兒想歸來,又有他人以藉口加以推遲。”昇平胸口窒悶喘息不得,她捂住那處疼痛,人也恍惚不安起來。她知,即便侑兒在封地安分守己不貪戀故國舊土,朝中文武百官也必然不會讓他再還朝覲見,一次放逐,行千萬裡,連同故國家夢都悉數被帶走,不能回還。
侑兒對此並不以為然,“侑兒對姑母的思念無人能夠阻擋。”
楊侑雙眼清明,尚未曾沾染宮仇國恨的塵埃,他還不懂得自己身份必會遭受的境遇。昇平伸出手輕撫他的頭頂,輕輕嘆息:“姑母得侑兒一句感激,已抵得過萬言了。”
他覺姑母語氣悲涼,為了平定姑母牽掛的心,立即起身深深匍匐再跪倒:“侑兒謝姑母十三年養育之恩,他日若得時機必以尊榮報達。”
昇平心中憂慮已盤亙許久,最終還是遲疑的叮囑:“此次放逐侑兒遠赴代國是大唐君臣不露痕跡的試探,遠赴代國後任憑他人如何鼓動自立,侑兒也不要隨意聽信,知道嗎?”
“姑母口中的他們是指代國所庇佑的從叔父允德公嗎?”侑兒被人非議楊氏宗室略有些不服氣的回答:“允德公是先祖麾下從侄,楊氏僅存宗室,莫非姑母食李氏米糧,已全然忘記自己也姓楊嗎?允德公雖是遠戚卻也不會加害侑兒,侑兒此去更不會聽命舊黨宗室亂議,只是姑母如此戒備提防同氏族宗親,倒叫身為楊氏子孫的侑兒深感無所適從了。”
昇平噎住,言辭倨傲的侑兒不再似幼年時喜歡黏貼她的模樣,他已慣於自行分辨是非對錯,根本聽不得他人警告。
大殿上肅靜片刻,昇平心緒難以平靜。宮傾之初她為李氏所不容,宮殺之後她為楊氏所厭棄,反反覆覆,就連升平也記不清自己究竟是誰,抑或誰才是自己。
“你可知,若他們擅意行動將決定定侑兒性命?”昇平細細審視侑兒稚嫩面容,輕聲質問。
見昇平依舊心存質疑,不願爭辯的楊侑利落起身拱手抱拳:“姑母,侑兒是非對錯自會分辨,侑兒就此去了!”說罷遽然向後轉身,步履踏踏離去。
她恍恍惚惚抬起頭,望定侑兒的背影喃喃:“侑兒,此一去,怕是咱們姑侄再難見了。”
幾乎可以預料,少年意氣的侑兒必然會被楊氏舊黨宗室煽動發起復辟起義,慣用強勢打壓邊疆爭議的李世民難能縱容,只是不知最終結果侑兒能否逃離誅殺命運。
廣哥哥,阿鸞盡力了。侑兒才是大隋皇族頂天立地的皇子,阿鸞以他為榮。
廣哥哥,阿鸞愧對了。明明知道侑兒此去不會回返,也無力阻止他堅定向前。
為國家者,必有皇族英魂於其內,阿鸞失德變節已悔恨終生,此生願殷殷翹首祈盼侑兒平安。
願他終生平安。
九月初九,重陽登高,念故土前人掛懷永世。
代王楊侑率隨邑遠赴代國,李世民以主國帝王之尊遙送藩屬勤王,據同歡探知,侑兒並未喝乾李世民遞過的辭別酒,絕然策馬揚鞭,離開撫育他十三載的土地。
昇平聽罷同歡描述景象,坐在棲鳳宮望落無塵碧色的天幕的她,心頭□,眼底有滾熱的淚水湧動。
侑兒長大成人,註定將成為他人案上刀俎。他憤然離去的背影必將成為大唐九五至尊心中的芥蒂。養虎為患,身為帝王最擔憂的一幕恰在眼前發生,怎能叫李世民繼續容忍?可惜,侑兒少年氣盛,全然不懂那個坐在帝王寶座上十幾載的人究竟為何顧慮。
蟠龍金椅上的人永不會容許故國宵小復辟,更不會容許他人蔑瀆帝王尊嚴。侑兒自信自身行正體端,卻不知允德公胸中肝膽究竟為何。
無論如何,昇平還是將侑兒幼年時留下的衣物整齊疊好,放在枕側日夜摩挲,衣物上殘留的奶香使得她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