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在的一些獨生子女,我們再也找不出如此的範例了。不好的例子倒是舉不勝舉,比如吃飯時,孩子愛吃的,全家人都不準吃,只能由“小皇帝”自己品嚐,獨佔獨享。

吃過飯後,孩子放下碗就跑去玩了,全然不顧餐桌上的一片狼籍,更不要說幫著爸爸媽媽收拾碗筷了。父母的百般呵護、細緻入微,換來的只是孩子的理所當然,凡此種種,都讓我們憂慮。

下面我們再看看這個叫楠曦的小朋友,她又有怎樣的小故事呢?

楠曦今年10歲了,爸爸媽媽對她寵愛有加,楠曦雖然很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卻不知道去心疼他們。每天晚上,爸爸媽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楠曦還硬要父母陪她玩“騎大馬”,邊玩還邊催促著做晚飯。

楠曦的爸媽經常為此而感到傷神。他們也明顯地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寵愛讓楠曦喪失了孝敬父母的意識。

於是,楠曦的爸媽決定:從生活小事做起,培養楠曦的這種意識。

有一次,楠曦來了興趣,要嘗試自己洗碗筷。若放在以前,媽媽是不會答應的,可是,這一次媽媽痛快地答應了楠曦。第一次洗碗筷,楠曦感到十分費勁,力氣大了,怕碗碟破碎,力氣小了,怕洗不乾淨。

楠曦這時問起媽媽:“媽媽,你平時刷鍋洗碗也這麼累嗎?”媽媽說:“雖然我力氣要比你大些,不過每次洗那麼髒的碗筷,也是很累的。”楠曦聽完後,想了想說:“媽媽,我現在長大了,以後我來洗家裡的碗筷吧。”

媽媽聽了楠曦的話,心裡不知有多高興,並立即誇獎楠曦說:“女兒懂事了,知道心疼媽媽了。”聽了媽媽的誇獎,楠曦高興地笑了。從此以後,楠曦變得懂事多了,知道主動幫爸爸媽媽承擔一些家務。對於自己的爸爸媽媽,楠曦也懂得關心與體貼了。

其實,孝敬父母不是單一的習慣問題,它也體現出一個孩子能否關心他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我們作為家長心裡非常清楚,如果一個孩子連最基本的孝敬父母都做不到,以後是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傳統美德:孝敬父母(2)

那麼,家長該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呢?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讓孩子知道長幼有別,尊重父母

在許多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並沒有處在一個合理的平衡點上:要麼就是疼愛過度,要麼就是過於嚴厲,不左就右,很難權衡。

為了讓孩子學會孝敬父母,我們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只有將這個平衡點維持在最好的位置上,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才能合理平穩地發展。孩子應該在我們的幫助與指導下生活與學習,而不是被父母完全掌控。

我們只有給予孩子適當獨立的空間,孩子才有思考的餘地。否則,只是按父母的吩咐行事,就變成了我們跟孩子要孝敬,而不是孩子主動孝敬父母了。

■ 讓孩子瞭解養育的辛苦與不易

現在的孩子,多數不知道父母賺錢辛苦,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太小,與他們溝通工作上面的事情完全是天方夜譚。因此,孩子想要什麼就給錢去買什麼,不想掏錢的時候,就訓斥孩子,這樣的舉動並無益於我們維持父母形象,也讓無辜的孩子成了“犧牲品”。

為了讓孩子更合理地消費,讓他們知道養育的辛苦與不易,我們應該適時提起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讓孩子知道賺錢辛苦,不能一看見喜歡的就向爸爸媽媽要錢去買,不買就鬧。這樣,既恢復了孩子的知情權,也能讓孩子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從心裡產生對父母的尊敬和感激。日後,當孩子再次看見喜歡的東西想要購買時,就會想起爸爸媽媽賺錢不易,會思考完畢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 從生活小事開始,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習慣

我們培養孩子孝敬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做到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而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性行為,我們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從幼年時期開始培養孩子。比如飯後要求孩子主動收拾碗筷、自己的小衣服可以自己洗滌、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等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包辦,而應該給孩子發揮的機會。孩子經常鍛鍊,自然會形成良好的習慣。

當然,一切不能操之過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及個性特點來具體引導、耐心培養、熱情鼓勵。這樣,既培養了孩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