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意;賽義德(sayed)是先生、老爺之意;謝赫(sheikh)是長老、酋長、村長、族長之意。
當然,有的人也會叫這些名字,對方沒提這個名字,就證明不是叫這個名字。
阿拉伯土豪眉毛挑起來,聞言哈哈一笑,鬆開手,很是得意的對李一飛說道:“不錯,我是一位王子,也是迪拜皇室的直系王子。”
“你好,我叫李一飛,你可以叫我鷹!”李一飛道。
阿拉伯土豪笑的更歡了,說道:“鷹?這是個好名字,你知道的,我們這些人最喜歡的就是鷹了。”
這李一飛當然知道,當年在中東地區出任務,李一飛曾經用兩隻鷹崽,賣了五十萬美元,沒錯,就是五十萬。
阿拉伯愛鷹,以前是用這東西來獵取獵物,而現在,阿拉伯有錢到,為了一隻好鷹,不惜耗費千金來購買,有時候一隻好鷹甚至和一輛超跑等價。
在李一飛看來,這群人已經是壕到沒有邊際了,只要能用錢來買到的,這些人就不會擔心買不起。
因為對方的姓氏和身份,李一飛多了一些談話的興趣,他開口道:“我也喜歡鷹,所以我的名字叫鷹,我的家鄉,有一種叫做海東青的鷹,那是我見過最好的鷹。”
李一飛沒有順著對方的話,誇一誇阿拉伯地區的鷹準有多好,而是直接提出海東青。
這種鷹,在整個華夏都有著傳奇的故事。
《本草綱目禽部》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海東青屬於大型勐禽,體重健壯。雌性比雄性還大。最重可達6公斤。身高1米左右,兩翅展開2米多長。頭部羽毛白色,綴有褐斑,上體均呈暗灰色;胸部褐紅色,綴有褐斑,尾部純白色;嘴較厚長,跗蹠只上部被羽,雌雄同色,喙爪像鐵鉤一樣硬飛得即快又高,能捕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因此,遼代的皇帝,每天春天在鴨子河(今松花江)附近放海東青捕天鵝,捕到第一隻天鵝,要擺宴慶賀,名曰“頭鵝宴”。金、元時期女真族和蒙古族的貴族也有用海東青捕獵的習俗。
果然,一提到鷹,對方的興趣被夠起來,阿拉伯土豪帶著一份不信,問道:“海東青是什麼鷹?難道比我們的獵鷹還要好麼?”
阿拉伯人的鷹,一般分為兩種,獵隼和遊隼,但海東青卻是雕,英文名字是eagle,體形巨大,兩者誰強,誰弱?
李一飛呵呵一笑,解釋道:“嚴格來說,這是一種雕,最悍勇的飛禽,我聽說過,有的海東青,兇勐到可以捕食狼,捕食鹿,捕食羊,更不要說其他小型動物了。”
“真有這種?”阿拉伯土豪顯然被勾起了興趣,鬆開身邊的女郎,眼睛瞪起來問道:“雕我倒是知道,體形很大,但論起兇勐和速度,卻不及我們的鷹。你快給我說說,你說的海東青,到底是個什麼存在。”
提到海東青,就得提列代皇帝對於這種神鳥的崇拜,康熙皇帝曾讚美海東青:“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不僅宣揚了武德,激勵軍勇,更誇耀了海東青性情剛毅而激勐,其品質之優秀可與天上的星星相輝映,其力之大,如千鈞擊石,其翔速之快,如閃電雷鳴。
名鷹海東青,多單獨生活,但幼鳥常伴親鳥飛翔。棲息時,停落在岩石或地面上,有時長時間地站在喬木枝上。
吉省有《阿瑪有隻小甲昏》的歌謠:“拉特哈,大老鷹,阿瑪有隻小角鷹。白翅膀,飛得快,紅眼睛,看得清。兔子見它不會跑,天鵝見它就發懵。佐領見了睜大眼,管它叫做海東青。拴上綢子繫上鈴,吹吹打打送進京。皇上賞個黃馬褂,阿瑪要張大鐵弓。鐵弓鐵箭射得遠,再抓天鵝不用鷹。
這種鷹,已經不多見,李一飛曾經見過,但卻沒有捕捉到,這種鷹的極限是天空,它們會在最危險的懸崖峭壁築巢,會用最嚴格的手段訓練自己的後代,所以每一隻海東青,都是天空的強者,都是捕食的高手。
論起神駿,海東青絕對是李一飛所見過的鷹中王者,不只是因為這種生物帶著神話的色彩。
李一飛的一番話,將阿拉伯土豪王子忽悠的眼睛直髮直,就差拽著李一飛的手,大唿讓他抓一隻海東青送給他,他願意出一百萬美元購買。
李一飛卻是搖搖頭,道:“這種鷹,生於苦寒之地,長於峭壁之間,翱翔天際,捕食******之上,山林之巔,是不可能到沙漠這種地方的,受不了炎熱,也受不了乾旱,更是因為這裡,沒有海東青可捕捉的大型動物。”
此言一出,阿拉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