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甲會把駕駛艙設定在胸口,頭部完全作為全息掃描和感測器的處理位置。
從戰鬥角度來看,人形機甲並不符合物理學最佳化原理,有很多弊端,譬如機械臂的靈活幅度,以及機械腿的承重都束縛了機甲的戰鬥力和多元發展。而喉嚨部位那狹小的位置密集著成千上萬的光路光纜更是致命的弱點。
按照第一代異型機甲的工作原理,像蜘蛛一樣八條腿的機甲其實是最完美的機甲,不僅是能夠適應多變的地形,還能夠分散機械腿承受的重量。當然,最重要的是,哪怕是失去了一半的機械腿,機甲也一樣能夠行動自如,大大提高了機甲在複雜地形的生存能力。
人形機甲與異形機甲比較起來,機械腿是最大的弱點。人形機甲只有兩條腿,失去一條機械腿,機甲將失去平衡力,甚至於徹底的癱瘓失去戰鬥力。
與早期的概念八條腿機甲相比,人形機甲除了機械腿的劣勢以外,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喉嚨。
因為機甲駕駛艙在頭部,人形機甲的喉部成了所有尖端武器控制光路的必經之路,哪怕是絲毫的損壞,都會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其實,與異型機甲比起來,人形機甲的弱點實在是太多了。能量倉、引擎艙、駕駛艙以及機械腿都是致命的位置。
像人類早期八條腿的概念機甲把能量倉、駕駛艙和引擎艙都集中到一箇中心位置,這大大簡化了操作難度同時,又增強了防禦和生存能力。
奈何,人類骨子裡面對人形機甲偏愛,認為人類是萬物之靈,機甲也應該像人類一樣,任何異型機甲都會受到排斥而無法獲得人類的認可,更別談佔有市場。
在這種大勢所趨之下,異型機甲的研究開發早在數百年前已經停止。
一些科學家認為未來機甲發展以及猜想勢必要被異型機甲所代替,可惜,這種說法無法獲得支援。偶爾有一些以異型機甲為研究課題的科研部門也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經費而舉步維艱。
宙斯可謂是人形機甲裡面的巔峰之作。
但是,哪怕宙斯已經近乎完美,作為人形機甲的宙斯,先天性的缺陷卻不是堪稱完美的設計能夠彌補。
喉部部位不光是其它機甲的致命部位,也是宙斯的致命部位。
就在刀3機械臂上的射擊艙突然開啟的一瞬間,不光是旅客們一臉呆滯,就是劉飛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退,無路可退。
進,熱線槍。
無論是退還是進,劉飛都是在絕境之中求生。
在這電光石火間,劉飛立刻做出了決定。
進!
毫無疑問,“進”是更最佳化的選擇。如果退,在這並不是很寬闊的酒吧裡面躲閃,雖然能夠免得一時之災,卻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
要知道,這裡面的避難區,可是還有一萬多手無寸鐵的旅客。
在旅客們的驚呼中,宙斯義無反顧的衝了上去,那把合金匕在空中刺出一道白色的線條,風馳電掣,彷彿空氣都被刺出一圈一圈的漣漪——
刀3輸入射擊指令後,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