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皆以文官掌握兵權,大將不能私自帶兵,直到滅亡。由於大宋精銳給金國盡數消滅,趙構才不得已動用武將掌兵,使得歷史上多出了岳家軍、韓家軍、吳家軍、張家軍等等近似於私家軍的兵馬。
聽虞允文提起趙匡胤,羅騰飛已然明白他的意思。
虞允文見羅騰飛露出恍然之色,續道:“防止武將做大,這是我宋朝歷代皆有的事情。因為金國勢大,官家才不得已讓諸大駐軍存在。若議和成功。我可以肯定官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編軍制,收回鎮邊諸將的兵權,壓制相公等大將繼續發展。大金尚在,這是自掘墳墓之舉。官家寧願相信金人的幾張議和廢紙也不相信為我大宋出生入死的諸大將,所以允文才會對官家失望之極。”
虞允文頓了頓,續道:“可以肯定,官家防止武將做大的心尚在,相公取了嶽宣撫使的義女為妻,必犯官家心中忌諱。”
經過虞允文怎麼一說,羅騰飛亦點頭認同,羅家軍如今是大宋最強大的軍隊,岳家軍是僅次於羅家軍位於第二的軍隊,兩支兵馬合起來幾乎佔據了大宋三分之一的兵力。
更加毋庸置疑的是,大宋餘下的三分之二兵力,根本打不過羅家軍跟岳家軍的聯合。
面對這種聯姻,趙構絕對無法坐視不理,必然會採取相應的措施。
羅騰飛略一沉吟,心道:“銀屏都以是我的人呢,怎能這樣放棄。若因忌憚趙構,而委屈了銀屏,我還算是個男人嗎?”
如此想著,他堅定的看著虞允文道:“去辦吧!”
虞允文從容一笑,並不意外,點頭道:“既然相公已經做出了決定,允文只能跟著相公同進同退。”他作揖一禮,告辭離去。
羅騰飛拿起了桌上的公文一一批閱,這些公文虞允文大多已經過目,關鍵之處都在旁邊留下注釋,表明他的看法,意見。
羅騰飛有自知之明,對於政務治理,他遠遠不及有著“王佐之才”之稱的虞允文,對於他的建議基本上一一採納,並且督促儘快落實,花起錢來也毫不心軟。
虞允文心繫蒼生百姓,治理天下的理念說白了就是八個字:“民富國強,尊文尚武!”
作為書生,虞允文並沒有書生至上的想法,反而覺得文不可少,武不可缺,正如曹操在《孫子兵法》註釋中所寫的一樣,“恃武者滅,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
若只求軍事力量的強大,而不鞏固發展,國家必不長久,同樣的道理,只求文治,而不求發展軍事實力,國家也不長久。
以文治國,以武保國才是長久之道。
很意外,虞允文作為一個文士崇拜的不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名相,而是被人稱為亂臣賊子的曹操。
羅騰飛曾問虞允文原因何在。
虞允文笑道:“曹操在歷史上的作為允文不多以評價,他胸懷大志,意圖取漢代之,這跟唐皇有何異樣?唐皇李世民十七歲便勸父自立,幹出了亂臣賊子之事。他們的區別只在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而已。我等作為後者,凝望先人重點不在於他身前的所作所為,而是在於他留給後人什麼值得借鑑,效仿的有用學問。曹操留下的治世理念,無疑是出色的強兵富國之法,其中大有我等值得學習之處。”
羅騰飛根據虞允文的學問治理淮南西路以及南京南路,取得了極佳的效果。
羅騰飛將堆積如山的文書一卷卷的批閱,凡事有關利民的事情羅騰飛都一一恩准,並且一一照辦。
如項城縣令的請求造橋的請求。
陳州與陳州以南的大片土地間隔著一條沙潁河,本有一座石橋橫跨兩河之間,供兩地百姓往來,但因戰事之故,石橋被毀,往來行人就需多繞四十里的路程才能渡過沙潁河。
由於沙潁河水流湍急,即深且寬,需要巨資才能修築。
項城縣令請求撥款重新修築石橋。
虞允文在公文一角寫道:“沙潁河修築石橋,便於南北百姓商人往來,利國利民,當速行之。”
羅騰飛想也不想,批上“同意”二字,蓋上自己的大印,直接撥款銅錢五萬貫修築石橋,以便利地方百姓。
類似之事,長久以來,數不勝數。
由於羅騰飛、虞允文的治國理念皆以治民為主,使得治下的所有百姓都得到了羅騰飛的關照,可謂萬民歸心,生活安定。
百姓皆言羅騰飛賢德,對於趙構卻多有言辭。
只因中原一地,飽受金齊肆虐,有切齒深仇,而趙構卻不思收復國土,為他們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