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跟隨名將楊得志 作者:莫莫言

0師攻佔中寧。至此,我兵團三路大軍突破了馬鴻逵部隊的第一道防線,從黃河南北兩岸進入河套地區,逼近中衛。

我兵團在進軍寧夏途中,經過的地區大多數是荒涼的沙漠之地,人煙罕見;有些地區雖有百里草原,卻無一條路可尋。更困難的是嚴重缺水。偶爾遇到一點兒積水,多半又苦又澀又鹹,難以入口。而且氣候多變,日出曝曬悶熱,日落冷風颼颼,加之大雨不斷,道路泥濘。這對於負重在七八十斤以上,來自華北平原的廣大指戰員來說,實在是從未經歷過的。但是,人民的子弟兵是經過千錘百煉的,他們克服了一切困難。

馬鴻逵見我軍神勇,感到大勢已去,逃往重慶。

1949年9月19日駐守中寧的敵81軍軍長馬墩靖在其父馬鴻賓的贊同下與我軍第64軍的軍長曾思玉簽定了起義協定。後來,馬鴻賓的第81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獨立第2軍,馬墩靖任軍長,甄華任政治委員。

9月21日第64軍攻佔黃河東岸的金積,靈武以後,不僅使寧馬的三道防線全面崩潰,而且撤去了寧夏首府銀川的一面屏障,從而使寧夏完全暴露在我十九兵團的攻擊之下。兵團司令楊得志決定乘勝西渡黃河,直搗銀川。

9月21日,我兵團做好了西渡黃河的一切準備。這時的盧忠良、馬光天、馬廷秀組成的寧夏談判代表團,來到了兵團司令部駐地中寧,向楊得志、李志民、潘自力表示代表寧夏軍政各方承認錯誤,接受和平。並分別在“和平解決寧夏問題之協議”上籤了字。

9月26日,第十九兵團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儀式。馬鴻賓率各族人民代表700餘人,到南門外歡迎楊司令和兵團機關入城。兵團機關入住馬鴻逵的公館,寧夏解放。

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銀川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告成立,特任命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兼任主任,馬鴻賓,朱敏,曹又參為副主任。

寧夏和平解放後,我兵團總部在馬鴻逵的公館裡住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我們逐漸熟悉了寧夏的生活,天氣只是冷的較早,值班室早已升起了煤爐子,我們住的房間暫時還未升火,住在馬老太太的二層樓上,當時,樓上樓下掛滿了名人字畫,我又不懂這些東西,根本沒有放在眼裡,只看中了一方石硯,雕刻著山水花鳥人物,都是按原來石料的本色刻的,非常精緻,還有一本馬老太太臨帖用的孫過庭書譜聯集,這兩種東西當時我拿到司令部作戰室天天臨摹,有一天,耿飈參謀長來作戰室,看見我寫字很端正,笑著說:“李參謀,字寫得不錯嘛?好好練,將來當個書法家。”我立即站起來說:“首長誇獎了,這字帖和硯臺是馬老太太用過的,我還未來得及上交呢?”“上交什麼?一塊石硯,一本字帖,你喜歡就歸你了,以後好好寫字吧!”這塊硯臺,可惜在戰爭年代早已丟失,孫過庭書譜聯集至今保留在身邊,每次見到書帖,就會想起耿飈參謀長他那可親的音容笑貌。

有一天,我們作戰科瞭解到,有一架飛機在馬鴻逵逃走時沒被帶走,被馬鴻賓扣下,副科長於震和洪良參謀都極力想去看一下飛機;我也是主動想去見識一下;於震跟耿飈參謀長報告;申請去看飛機;耿飈參謀長當時同意可以去看一下,但要注意別讓飛行員進倉放閘門,小心起飛跑掉。第二天清晨,於震副科長帶上洪良、機要科王股長和一位剛解放過來的高炮連長,三名飛行員共乘一輛中型吉普車去了飛機場。三個飛行員在路上與高炮連長交流甚密,各使眼色,於震、洪良、王股長仨人均未發現可疑之處,待到機場,大家上了飛機,三名飛行員說把飛機發動一下,看一下是否完好,於震三人啥也沒說,豈知飛行員早已打算好,暗中放下機艙閘門,立刻發動飛機,由於飛機震動太大,於震跑下飛機,他剛下來,飛機很快順跑道滑行。向北直飛而去。後來證實飛機逃往成都、重慶、廣州後直飛臺灣。於震當時趕緊打電話給作戰科值班室,正趕上劉潤身參謀值班,他叫於震同志讓高炮連打呀!於震說:"高炮連長也隨飛機逃走了"。於震乘車趕回值班室,我說:“睡懶覺也有好處,沒趕上你們,否則一塊帶走,準沒了生命,趕快向耿參謀長彙報吧,還等啥。”耿飈參謀長聽到報告後趕快來到作戰科值班室,問清楚飛機逃走的經過,把於震恨批了一頓,叫他立即寫出書面檢討。之後他馬上口述讓我紀錄了一份向黨中央請求處分的電報,並呈送楊司令員和李志民政委共同簽名為此事負責,直報中央。中央接到兵團首長的報告後,並沒有指責,追究責任,只是把這次飛機逃跑帶去我兵團機要科王股長,兵團作戰科洪良參謀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