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山頭傾瀉了190萬發炮彈和5000枚炸彈,最多一天達30萬發炮彈,平均每秒6發。每平方米承受76發。我志願軍也先後發射了40萬發炮彈,在單位火力密度上創造了自己的最高記錄。同兩個密度相聯絡的是兵員的傷亡。上甘嶺作戰,雙方傷亡約4多人,平均每天傷亡1000人,尤其對美軍來說,傷亡率是個可怕的數字。美軍曾認為他們在戰爭中最高傷亡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硫磺島戰役,那一次他們的傷亡率是,而上甘嶺戰役美軍傷亡率達到40%。克拉克曾這樣哀嘆:“死人太多。在鐵三角的猛烈戰鬥,事實上變成了美國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戰爭。”韓國軍方也承認“此役時間之長,戰鬥之殘酷,傷亡之慘重,為韓國戰史上史無前例。”
在上甘嶺戰役中,我15軍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15軍自1947年組建到朝鮮戰爭結束的七年征戰中,犧牲不到2萬人,而上甘嶺一戰,便犧牲5200餘人,第45師27個步兵連,有16個連兩次被打光重建。第134團8個連則三次打光,全師連隊幹部傷亡65%以上,排級幹部傷亡89%,班長、副班長傷亡達100%。傷亡如此沉重,為15軍戰史之最。殘酷的戰爭也造就了頑強的英雄,在上甘嶺大戰中,志願軍中獲得“戰鬥英雄”稱號的有44人。在朝鮮戰爭中,金日成以朝鮮*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名義,給12名中國軍人授予英雄稱號,參加上甘嶺作戰的就有四人,他們是黃繼光、邱少雲、胡修道、孫佔元。
上甘嶺戰爭前是個很美麗的地方,在戰爭中它遭受了空前的破壞,兩高地分別被炮火削去了兩米,嚴格意義上講,地圖重新繪製時,上甘嶺不再有和北山高地了。
再列上甘嶺戰爭雙方投入兵力
敵人:美七師,空降187師
偽2師、9師、衣索比亞營、哥倫比亞營
共11個團兩個營(戰中補充9000餘人)
105毫米口徑火炮300餘門,坦克170輛,出動
飛機3000架次,總共兵力6萬餘人。
我志願軍:15軍的45師、25師
12軍的31師、34師的一個團
榴彈炮兵第二、七師、火箭炮209團、60軍炮兵團,
高射炮601、610團各一部,其山野榴炮114門,
火箭炮24門,高射炮47門,
另有2兵團23團3營,擔架營,總兵力4萬餘人。
上甘嶺這座本來無人知曉的普普通通的山峰,已經名揚世界。我們和我們的敵人都把它作為一種象徵,誰也不會忘記它。
上甘嶺作為中朝人民團結勝利的象徵,永遠屹立在社會主義朝鮮的國土上,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上甘嶺是歷史的見證。
上甘嶺戰役後,美軍的代表才又坐到板門店談判桌前來。
上甘嶺戰役後,克拉克也沒有象他剛剛上任時那樣匆匆忙忙地採取新的軍事行動。而範佛里特呢?他不是曾經狂妄叫囂讓大炮、機關槍去談判,而制定的“攤牌作戰”計劃呢?他,美國第8集團軍新聞釋出以兩方式的坦率,向報界承認:“到此為止,聯軍在三角形山是打敗了。”有人說:範佛里特的軍事生涯的最後階段“栽”在了秦基偉的腳下。。 最好的txt下載網
十八、祖國第二屆慰問團赴朝慰問
中國人民第二屆慰問團,恰在我志願軍上甘嶺戰役如火如荼的時節來到朝鮮。“志司”雖然開過歡迎祖國慰問團的大會,由於戰況緊急,加上慰問團的同志們要到前線去,尤其是要求到第一線正在激烈戰鬥的上甘嶺前線,為了保證祖國來的親人使者們的安全,從首長到機關同志,不僅瞭解親人們的心情,也只好多次謝絕他們的要求,只答應到戰況比較平穩的部隊去慰問和演出。我在“志司”機關有幸觀看了慰問團的演出。京劇、豫劇、河南劇、曲藝等等,而且多是有名的藝術家演出:如京劇的梅蘭芳、馬連良、周信芳、葉盛蘭、程硯秋、李玉茹、潭富英、裘盛榮、王玉榮、杜正芳等,常香玉、王文娟、山東快書高元鈞、歌唱家周小燕,還有一些我忘記了他們的姓名。這時後演出大部分是在山洞內,偶爾在檜侖裡兩邊臨時搭起的舞臺上演出。幾個分團的同志帶著各地的演員、劇團、慰問品等,分頭去部隊演出和慰問。有的演員同志如著名愛國藝人常香玉同志親自到山頭的高射炮陣地,有的直接到坑道內與戰士們面對面的演出和唱歌。
祖國第二屆赴朝慰問團的規模很大,代表性很廣泛,是祖國各地優秀人物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