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藝伎浮世繪 作者:左思右想

修身養性的藝術。日本人認為書法是“心靈的藝術”、“偉大的文化遺產”。

書法藝術自古盛行於中國,後來普及到朝鮮、越南和日本。奈良時代,日本全面吸收中國唐朝文化,書道也不例外。754年,中國僧人鑑真東渡,帶去“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書法真跡,使“二王”書法在日本流傳,併產生空海、嵯峨天皇等著名書法家。17世紀中葉,中國黃檗、宋名僧、隱元等赴日,帶去了中國造詣很深的書法,使日本書道得到了極大發展。到了清末,清朝公使館官員楊守敬,帶去的1萬多件拓本碑帖,給日本書法帶來劃時代變化,被尊為日本書道的現代化之父。如今,日本書道極為普及,學書道的人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

對於藝伎來說,書道是必不可少的修身課。書道的訓練也是非常嚴格的,要求姿勢正確、心情平靜、集中全身的力量去寫,對坐、站、跪、蹲各種姿勢和執筆、運腕、用筆等基本功也都有嚴格的要求。

茶、花、酒、棋、書傾心陶醉…藝伎之〃品〃(3)

書道本身沒有太多的色彩,只是簡簡單單的黑白兩色,卻能將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斕融入其中;線條本身無情,可透過線條的粗細潤枯的不同,又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藝伎的情緒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筆下的一個個字就變成了情感的載體。

透過書道,藝伎付之予情感,付之予生命,實現了生命的寄託。這一點,古人早就認識到了,於是就有了“字如心畫”之說。正如王羲之行書,清朗俊逸,字裡行間,自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度;而顏真卿的楷書,氣宇軒昂,觀之如置廟堂之上,肅然起敬;那顛張狂草,飛簷走壁、氣勢奔騰,真可讓你忘乎所以,要跟那蒼勁的線條一起手舞足蹈起來。

手執竹管,在黑白世界裡神遊,隨著筆下線條的粗細變化,枯溼相襯,藏鋒露鋒,方筆圓筆,情緒起起落落,物我兩忘,彷彿天地瞬間盡在掌握,飛雲瀑布,流沙走石,高峰深谷,汪洋大川,一時間都化為眼前這黑色的線條。書道,可以給藝伎一份難得的寧靜。

維新之花——君尾

她雖然出身風塵,但在明治維新的那段###的歲月裡,她曾多次營救了倒幕的志士。為了情人,她送出了隨身攜帶的被視為藝伎之魂的銅鏡,而情人也回贈她象徵武士精神的武士刀。銅鏡在關鍵時刻救了情人的性命,武士刀卻依然帶在她身邊,她就是被奉為維新之花的藝伎——君尾。

君尾出生於一個武士家庭,因父親被仇人所殺,家道中落,無力生存,幼年的她不得不進入藝伎館學藝,最後成為“島村屋”藝伎館的藝伎。她經常在一個叫“魚品”的茶屋表演,在這裡,她結識了許多來自長州藩的勤王志士,像後來成為明治維新核心人物的高杉晉作、木戶孝允也包括在內,並對他們提供了多方的幫助。正因為如此,在當時日本的京都校�埃��駁筆�鈧��那諭躋佔俊�

長州藩位於現在日本的山口縣,是勤王攘夷最為激進的鄰國之一。1857年,長州藩的吉田松陰創辦了“松下村塾”,宣傳攘夷改革。吉田是幕末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後來對日本歷史起著決定作用的人物很多都出自他的門下,如高杉晉作、伊藤博文等。在吉田松陰的指導下,長州藩出現了很多激進人士,他們都是倒幕運動的主要骨幹。

當時高杉晉作時常往來京都,是“魚品”的常客。1862年的一天,高杉晉作攜好友井上馨來到魚品,為井上馨介紹藝伎,井上一眼就看上了剛當上藝伎不久的君尾。井上馨生於1835年,曾和伊藤博文一起遊學英國,後來在明治政府中歷任外務、內務、大藏大臣,為明治###之一。

井上馨對君尾一見鍾情,兩人心意相許,纏綿了好一段時間。不久,在“攘夷”思潮的鼓動下,井上馨和伊藤博文等人去江戶火燒英國公使館,一對情人分別之際,井上馨寫了一首短詩贈別:“夕陽沙渚下,碧波拍岸聲。如今思君情,化作浪濤湧。”據說君尾此後一直把這首詩帶在身邊。

井上馨離開京都後不久,島田左近看上了君尾。島田左近是屬於佐幕黨,有權有勢,是在京都追捕勤王武士的首要人物。在一般的藝伎看來,能成為這樣人家的妻妾,正是求之不得。但是君尾卻一直拒絕,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島田左近是佐幕一派。君尾把對井上馨的深情已經昇華到倒幕的行動上,她拒絕任何背叛她情人的作為,並且對井上馨寄予了很大的期盼。

然而不久後,井上馨的同黨寺島忠三郎卻找到君尾,要求君尾答應島田的求婚,為勤王派作臥底,刺探島田左近的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