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決定連累他被大夏朝報復。
在趙地和大夏夾縫中求生的日子讓趙王有種生不如死的感覺,他興起了逃離京城的念頭,可每一次他都被諸葛雲的人抓回了京城,並且被他們盡情的羞辱……幾次的教訓,讓趙王明白他根本就跑不出去,他的私逃只是給諸葛雲提供了折磨他的藉口,於是趙王學會了認命。
趙王世子越發的出色,趙王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很多大夏朝的人在趙地吃虧後,都會來找趙王出氣,在趙王身上討回面子。
趙王曾經寫得一手好字,也曾經學過吹簫,於是他成了一個樂師,許多勳貴人家設宴會讓他去吹簫。
至於李雨欣……倒是沒有人對她動手動腳,但她根本不想同趙王一起等死,女人只能靠自己,李雨欣在京城找了幾個還算不錯的靠山,起碼她的日子比趙王要幸福一些。
每次李雨欣回到質子府,趙王都會怒斥她,而李雨欣也不願意忍著,“我成這樣是誰害的?你自己沒用還不許我找別人?”
……
他們之間的打鬥吵鬧也算是京城一景。
每隔半年,趙王妃都會被上將軍邀請到大夏京城,同大夏朝臣對趙王的輕蔑折磨不同,大夏朝野任何人都不敢對趙王妃有任何的輕視,他們除了畏懼上將軍諸葛雲外,對趙王世子和趙地實力的忌憚也是原因之一。
趙王妃來京城是不住質子府的,當然也不會住上將軍府,上將軍在京城最繁華的地方專門給她修建了一座——王妃府,百姓們私下稱呼王妃府為天后宮。
不說王妃府的奢華,就是趙王妃對天下的影響也無人可比。
當然百姓不是沒非議過趙王妃同諸葛雲之間有私情,可當世的兩人不在意旁人的非議,而應該在意的趙王有苦難言,至於趙王世子趙庭瑞對此全當作看不見。
在趙地一派欣欣向榮的時候,趙王妃突然間故去了。
她甚至比受苦的趙王走得還要早,趙王聽了曾柔故去的訊息,仰天大笑三聲,同時眼角滲出了淚水……他是恨著曾柔,這種恨從無止境,可知道她死了,趙王心底湧起一絲說不出的滋味。
他還記得當他撩開紅頭蓋時,見到的那位文弱,靦腆的少女。
趙王妃病逝在京城,百姓們很擔心趙王世子找上將軍洩憤,趙地人對趙王妃的敬愛不是尋常百姓能理解的,趙地人願意為王妃一戰,哪怕他們為此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
不到三日,趙王世子領著貼身的侍衛闖進京城,直奔王妃府。
誰也不知道他同上將軍諸葛雲說了什麼,自從曾柔故去後一直守在靈柩前的上將軍突然衝了出去,直奔質子府,他在眾目睽睽之下逼著趙王寫下了和離書。
“你到底要做什麼?”
“娶了她!你配上小柔!”
諸葛雲收好了和離書後揚長而去,隨後他在京城大擺筵席,廣邀賓客,以最盛大的婚禮迎娶了曾柔,準確得說他娶到了一塊牌位,當日太后娘娘和幼主親臨,但凡接到諸葛雲請柬的人都不敢不到,他們看著孤零零在喜堂獨自拜天地的諸葛雲……不知該說什麼好。
上將軍是瘋子!成了舉世公認的真理。
七七四十九日後,上將軍夫人曾柔下葬。從喜服換做喪服的諸葛雲提劍上殿,當眾對幼主說:“你該退位讓賢了。”
隨即,諸葛雲逼著幼主寫下了禪位詔書,他調動手下將領兵圍京,將保皇黨和有保皇傾向的大臣一一誅殺,一時間血色瀰漫,一連幾日的暴雨都衝不淡京城的血色。
誰都猜不到下一步諸葛雲要做什麼?他是不是要所有人都為他的夫人陪葬?或者諸葛雲終於厭倦了同幼主的遊戲,準備登基稱帝?
“不,他不會做皇帝!”
李雨欣在質子府中對趙王說道:“他會讓趙庭瑞登上皇帝寶座,你這一輩子渴望的皇位,在他眼裡什麼都不是!”
“你也不用太鬱悶,你佔據了曾柔十幾年,你其實很讓上將軍羨慕!”
“我娶的曾柔不是我認識的那個。”
李雨欣略帶了幾分驚訝,趙王此時頭髮已經灰白了,目光無神,他似一個老邁的老頭,當然李雨欣自己也耗盡了青春熱情,她甚至不敢多照鏡子,“你知道?”
趙王長嘆一聲:“是不是知道又有什麼關係?”
三日後,諸葛雲扶趙王世子趙庭瑞登基稱帝,將手中七色騎兵盡數交給新君。
在新君登基大典上,上將軍一人走出了大殿,在眾人的目光下,笑道:“人生如此沒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