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小說:天唐 作者:希望之舟

就是天。

楊玉環皺皺眉,為了調節氣氛,笑著插話道,“張?,本宮見你詩才過人,今日適逢其會,本宮也湊個趣,你可願意為本宮吟詩一首?”

楊玉環的話剛出口,李隆基就笑著附和了起來,“嗯,正是如此。張?,你且為貴妃娘娘吟詩一首,吟得好,朕有重賞。”

張?一怔,不由心裡暗暗苦笑起來。還吟詩?到底是有完沒完了?

他上前躬身施禮,猶豫著朗聲回了一句,“皇上、娘娘有命,張?莫敢不從。只是要論詩作,當年李太白的三首清平調,所謂‘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字字句句早已道盡娘娘的國色天姿無上芳華,無人能出其右。張?再吟,就成了畫蛇添足反為不美。”

“哦?”李隆基面色不該,目光閃爍,似是也想起當年在御花園中李白醉酒之後臨場寫就的三首以楊玉環為主題的清平調,記得當時他這個當皇帝的一時興起,立即命人譜上曲子,又命李龜年縱聲長歌,而他本人也親自踏場起舞,成為長安城裡傳誦許久的佳話。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楊玉環喃喃自語,似是陷入了回憶中,嬌媚的臉上慢慢浮蕩起勾人的紅暈來。失神良久,她才抬起粉嫩滑膩的玉臂,揚手嘆息道,“你說的倒也有理。當日李太白三首詩一出,本宮這心裡就被填得滿滿的……既如此,本宮也就不難為你了。”

“哎,甚為遺憾。”

李隆基輕輕探手過去攥住楊玉環的手,柔聲寬慰道,“玉環,莫要如此。張?,朕也不難為你,今日佳宴,你不妨吟來助興。無論如何,朕都會重重有賞。”

李隆基這般說了,張?心裡明白,如果他再婉拒,怕就要引起這位太過強勢的皇帝的強烈不滿,導致今日他的所有努力都瞬間化為泡影。

無奈何,他只得上前去躬身領命應下。不過,他沉吟了片刻,心頭一動,突然開口道,“娘娘,張?才疏學淺,自問難及前輩……宋玉有《神女賦》,司馬相如有《美人賦》,曹植有《洛神賦》,皆傳世名篇。今張?願效仿古人,傾盡全力為娘娘做一篇《太真仙子賦》,不知娘娘可恩准?”

楊玉環在進宮之前,曾一度出家為女道士,號太真。所以,又有楊太真之稱。

聞張?如此說,楊玉環不由大為意動,眉梢輕揚,柔聲笑道,“敢情好。本宮就洗耳恭聽,且看張家小郎君怎樣為本宮作這太真仙子賦。”

……

……

張?氣定神閒地伏案疾書,幾乎是一氣呵成。

盞茶的時間,他就完成了一篇洋洋灑灑數百字的賦文。抬起頭來,他心裡暗暗道一聲“曹公原諒則個”,卻神色不變地雙手遞給了高力士。

李隆基淡然一笑,擺擺手道,“力士,念。”

高力士乾咳了兩聲,清了清嗓子,正要吟唱,卻聽玉真公主李持盈在一旁笑道,“皇兄,既有佳作出爐,不能無曲。且讓穎兒當場撫琴一曲,豈不是相得益彰?”

李隆基開懷大笑,“正當如此,正當如此。來人,取琴來。”

李持盈見皇帝應下,便意味深長地回頭瞥了自己的乾女兒一眼。崔穎知道玉真公主的心思,無非是見張?才情接連嶄露,念及兩人有婚約在身,怕張?將來小瞧了自己,就故意開口讓自己“插上一槓子”,展展琴功。

崔穎精於音律,更善撫琴,這在長安城裡幾乎是無人不知。而她當年與李持盈結緣,也是因為琴音。

崔穎雖不願出這種風頭,但既然玉真公主說了,她卻也不能不從。

第039章才子佳人

第039章才子佳人

對於唐人來說,撫琴乃是一種很神聖很愜意的高雅藝術。

崔穎案頭上的佳餚果品茶點撤去,換上了一面古色古香的琴。這面琴出自虢國夫人府上,自然也非凡物。

崔穎端坐琴前,凝神靜思,待侍女點燃檀香,定了定神,方才微微垂首鄭重撥動了琴絃。

頓時,婉轉中微帶嗚咽的琴音響起,起先韻律平緩,不多時就變得澎湃激昂,如同高山流水一瀉而下。轉而,又如同清風浩蕩,清脆悅耳。

所謂“巍巍乎志在高山”或“洋洋乎志在流水”――張?能聽得出來,這便是古曲高山流水。這首曲子在崔穎的纖纖玉指操動下,流暢嫻熟,瞬間就讓在場諸人陷入了美妙的高山流水的境界中不可自拔。

以至於高力士都渾然忘記了自己的“使命”,沉浸在崔穎的琴音中不可自拔。張?見狀,不得不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