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小說:逆史讀袁 作者:

書生未聞軍旅”幾個字。

軍旅經驗豐富的王同學,對此的解讀就完全不一樣。他說,如果是缺了三個月的糧餉,那可是要餓死人的;若只是缺三分馬料,最多有馬匹倒斃;而這些馬是國有資產,又不是士兵的家產,他們不可能鬧騰得這麼厲害,唯一的解釋就是因為你孫閣老急於要進兵,而這些士卒又不想打仗,所以他們就謊稱缺餉,妄圖在逃散之前敲詐一筆,因此才會爆發瞭如此大範圍的群體討薪事件,這種情形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開戰必敗,因為你是士兵都在打逃散的主意'5'。(這樣的部隊拉上去打,能不敗嗎?)

可惜,孫老師在大同,只是看到了戰爭,卻並沒有能理解戰爭,更沒能懂得戰爭,當然也就談不上掌握戰爭了,而他也沒有什麼天賦或理論,他缺乏常識,又沒有經驗,因此柳河之戰的敗局早已註定。

實際情況果然跟王同學分析得一樣,當時在寧遠的有一位“理刑同知”叫程繼偀,後來在寧遠大戰中也露了臉的,他在一篇關於柳河之敗的奏疏中,提到當年潰敗的情形,曰:

“然濟河者沒矣,未濟之旅一奔數百里”'6'

這一句總結經典的概括了柳河之敗,其中“未濟之旅一奔數百里”是在說孫老師沒有過河的後隊大軍(未濟之旅),在過了河的前鋒營被全殲之後,便開始了集體跑路,而且還“一奔數百里”,後來回家一點數,原來十二萬人,如今只剩下五萬八,逃散了六萬多人,可見潰散情況是比較嚴重的,所以直到崇禎朝,王同學還在追問孫老師,您老那六萬多人,上哪兒遛彎去了?是全部陣亡了呢,還是您老和馬世龍吃了空餉,全都是虛名掛籍的,根本就沒有存在過啊?'7'(問得夠狠,怎麼答都是死)

不過,王同學對柳河之敗的點評並未結束,在剛才那位“同知”的概括中,還有一句提到“濟河者沒”,這是在說過了河的前鋒營被全殲,對於這個失誤,王同學也作了分析,結論是孫、馬二人得要負領導責任,並且是主要責任。

--------------------------------------------------------------------------------

'1'【《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四“戶部主事揚呈秀揭:據寧前道報,川湖兵以索餉殺人,毆將結隊不散,蓋因馬乾二三分之短少,概稱三月無餉,非職全未給與也。若不預呈或疑職不速發,取禍非輕,不得不一言以明之。”】

'2'【《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四“關內道劉詔報,樊副將受兵凌辱,行李盡搶,將官周鎮、盛忠亦被挫辱,乞將見在銀糧速為給發。”】

'3'【當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兒》六】

'4'【《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四大學士孫承宗題:“川湖兵極難約束,四月中有前屯□武營之紛噪。七月以來寧遠遊擊徐璉報稱,所統川廣兵繞寧前道號矣。松山參將樊應龍報稱,寧武營所統南兵閉門矣。又報,喬桓所統武中營系去年招募,三月抵關,迄今未領一錢,眾心彷徨,仍作偶語,乞念危邊將餉銀立賜發給,庶人心可按。臣臥病右屯,謹力疾以請。”】

'5'【《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四王在晉按:軍中缺糧則兵餓死,缺馬乾則馬倒死,止缺馬乾三分,兵何以噪。蓋樞輔急欲進兵,兵畏出征,籍口索餉,為逃散計而以為軍飢鼓譟。則近於欺矣。甚矣,邊兵之難御,而樞輔之不度時審勢也。】

'6'【《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六“寧遠理刑同知程繼偀奏稱:遼廣繼淪奴逞四載,而襲耀州者實挑之,襲耀亦非失計也,失在以全軍為掩耳之計,而盜強敵之鈴耳。然濟河者沒矣,未濟之旅一奔數百里”】

'7'【《崇禎長編》卷十三兵部尚書王在晉言:“……功既無成,財復大匱,柳河之敗止存兵五萬八千,即如中輔疏以十二萬,此六萬二千之兵歸於何有?非失機陷陣,則虛藉掛糧,世龍百喙何能自觧也。”】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六章 急於求成惹的禍

當時,因為有情報說,後金四王子在耀州,所帶的兵馬還不到三百人,而那裡的難民捎信來稱,如果明軍攻打耀州,他們就立即殺了後金四王子,並投奔明朝。這樣的資訊對於馬世龍來講,那簡直是天大的好訊息,於是他便派了魯之甲、李承先二將率領前鋒營,渡三岔河去偷襲耀州,自己帶著大隊隨後,而為了渡三岔河,所以他調遣覺華的水師遊擊金冠以舟船來接應。

李、魯二將從右屯出發很快到了三岔河,但覺華島的水師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