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練的消費者。臺灣《聯合報》曾載文說,布什總統的外交政策,至少有一部分是根據秘密情報制定的。1993年3月,布什總統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確定了經濟情報活動為美國情報工作最優先的專案之一,鼓吹在冷戰結束後,美國要在全球展開全方位的情報活動。1992年4月,布什政府向間諜組織下達指示,其任務的40%是蒐集國際經濟情報,並提出了美國間諜組織在經濟領域的情報任務。海灣戰爭爆發前夕,布什以總統的名義,曾分別簽署了三項秘密授權令:允許中央情報局“支援宣傳和欺騙行為”;與特種部隊合作,支援在科威特的游擊戰,併為其提供補給;授予情報部門“動搖”薩達姆政府的權力,使美國得以全面系統地蒐集有關伊拉克的情報,並展開了一系列旨在動搖薩達姆的統治、瓦解伊拉克軍隊鬥志的心理戰。
1993年,克林頓總統上臺伊始,便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情報工作。他任命詹姆斯?伍爾西為中央情報局局長,並享受內閣部長的待遇。伍爾西辭後,克林頓又任命國防部副部長約翰?多伊奇為中央情報局局長,並讓多伊奇像凱西一樣享受內閣部長的待遇,以確保他能夠參加所有的內閣會議。
冷戰結束後,美國間諜組織面臨著經費削減、對國際重大問題情報分析和評估的幾次失誤、中央情報局因埃姆斯案件而士氣不振、以及局長伍爾西的辭職所產生的衝擊等難題的困擾。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克林頓總統於1995年3月簽署了一項絕密的總統行政命令,由白宮、國防部、國務院和其他有關部門的高階官員17人組成一個“總統情報調查委員會”,克林頓擔任該會的主席。克林頓指出,該委員會將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情報體制,才能應付未來國家安全所面臨的挑戰等問題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和評估;查明情報界的現狀,研究冷戰後美國情報系統的任務和使命,為今後大規模重組間諜組織機構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這在冷戰後還是第一次,這將彌補政府和國會對冷戰結束以後間諜組織蒐集情報的工作沒有重點而感到的“失望”情緒。命令中確定的情報活動的最重要目標包括伊朗、朝鮮以及諸如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原教旨主義和反恐怖活動等等。經濟情報在這個清單中列於中間位置。“總統情報調查委員會”的成立,表明了克林頓入主白宮以後力圖重振情報工作的苦心。
。。
美國間諜組織的形成與發展(3)
為了插手香港問題,克林頓表示對1997年後香港經濟和民主制度的前途“漸感不安”,並宣佈按美國政府規劃的整體擴張計劃,準備指派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人員進駐美在港領事館,成立情報收集站,強化在港的情報機構和情報活動。
1995年5月,克林頓在宣佈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多伊奇的任命時的講話中,再一次強調“美國情報工作是我們優先考慮的問題”,進一步指出美國間諜組織在經濟領域的情報活動的三大任務,即:保護和維護美國經濟、科技在世界市場上的高度競爭優勢,保證美國金融市場的絕對穩定,預測並防止有可能直接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和損害美國經濟利益的重大經濟、金融危機的發生。
小布什上臺之後,特別是“”恐怖事件之後,面對世界形勢的新變化,以及廣大民眾對美國間諜組織在如此重大事件中的反應的責難,美國政府一方面花大力氣重振美國間諜組織,一方面也在圖謀對美國的間諜組織進行新一輪的重大改革,如建立一個龐大的國土安全部,以防止美國再遭受像“”那樣的恐怖襲擊。國土安全部的組建,或許正是美國間諜組織改革的開端。
在以總統為首的統治集團的苦心經營之下,美國的間諜組織迅速膨脹起來,其結構之複雜、編制之龐大、經費之高昂、活動之囂張,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與之相匹敵。
美國的間諜組織,主要有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國務院三大系統。國家安全委員會系統包括中央情報局等部門;國防部系統包括國防情報局、海陸空三軍情報局、國家安全域性等部門;國務院系統包括國務院情報司、原子能委員會、聯邦調查局等部門。除了上述幾個主要的情報機關之外,美國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情報機關:美國政府中每個部門幾乎都有情報機構,如國防調查室,主要負責調查監視國防系統人員的背景、思想傾向和表現;國防勘測局,藉助於衛星的幫助,幾乎把地球表明的每一寸土地都繪入了地圖;原子能委員會情報處,專門蒐集關於核物理、核武器、熱核武器和做軍事用途的原子能方面的機密情報,並在世界各地設立技術監聽站,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