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失蹤者姓名:卡茜·艾爾倫。這幾天,警署的上上下下都知道,凡是與藍山路相關的都被列為頭等要務。 根據卡茜·艾爾倫工作證的傳真件,飛普特處長來到舊金山東北郊小鎮繆匹塔斯的賽福威超級市場。 卡茜的幾位朋友反映,1985年4月14日下午,卡茜接到一個電話,說她的男朋友麥可·喀羅爾受了槍傷,讓她趕緊到山裡去一趟。那天傍晚5點半到6點之間,一輛青銅色的本田普利路德轎車泊進了賽福威停車場。7點半,卡茜下班後上了那輛車,和一直等在車裡的男人一起離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麥可·喀羅爾的弟弟喬恩告訴辦案人員,他在4月底收到過卡茜的一封信,說有人會來取麥可的東西。 警方從太平洋貝爾電話公司的通話記錄上查到,1985年4月14日下午1點過後,有人從藍山路平房打電話到繆匹塔斯的賽福威超級市場。而且,伍其達在丹尼斯搬家公司的工作時間卡顯示,1985年的4月14日、15日和16日三天,他沒有上班。 同日的通話記錄上還有一個從藍山路打到舊金山的電話,受話人叫喬治·普蘭克,一家汽車修理行的老闆。 喬治·普蘭克一邊翻閱手中的日誌一邊對飛普特處長說:“4月14日,我接到萊鈉德·勒克的電話。” “你認識他?” “是的。萊鈉德要我幫他拖一輛車回來修理,他說一個名叫查理的人會送來鑰匙。兩天後,4月16日,我讓我的兩個孩子去查理指定的公共汽車站,查理在電話上說,他是亞洲人,20多歲。查理並沒有帶來鑰匙,而是告訴孩子們車和鑰匙在什麼地方。後來我就按照他說的,到繆匹塔斯的賽福威超市停車場拖回了一輛1974年的林肯轎車。” “這輛林肯車的車主是——” “麥可·喀羅爾。” 據軍事監獄提供的資料,麥可·喀羅爾曾是伍其達在利文塢的“難友”。
威士維爾的魔堡(14)
林肯轎車後來被萊鈉德·勒克轉手賣掉。 也是在6月9日這個星期天,現場人員在藍山路塹壕挖出四具屍體,經初步檢驗,為兩名白人女子、一名黑人男子和一個白人小孩。 過了將近一週,6月15日,星期六,塹壕裡又出土了另一具男性屍體。泰利·派克博士輕輕撩起一綹結滿血痂的頭髮,暴露出左耳後方一個圓圓的彈孔。法醫們在已經開始腐爛的屍身上提取了幾枚不完整的指紋,由此鑑定出藍山路現場的第一個受害者身份。經與牙齒和指紋等資料比較,死者被確定為冉狄·雅各遜。萊鈉德·勒克服毒自殺後,湯姆·埃森曼和艾琳·布魯恩曾在保羅·卡司能的本田普利路德轎車的乘客座下找到冉狄的銀行提款卡。 據克勞德·巴拉迪署長手上的失蹤人員檔案記載: 冉狄·雅各遜,白人,男,35歲,越戰退伍軍人,家住舊金山石竹邸宅小區,1985年2月失蹤。同時失蹤的還有石竹邸宅的另外兩位居民,莫利斯·羅克,男,38歲,奇蕊·奧可若,女,26歲。鄰居們反映,曾看見萊鈉德·勒克找過這三個人,聽說是僱他們到山裡做建築工。 巴拉迪署長突然悟到,冉狄·雅各遜等三人就是萊鈉德日記中提到的PP1、PP2和PP3,PP即石竹邸宅(Pink Palace)的縮寫。 湯姆·埃森曼接到一通奇怪的電話,一個耳語似的聲音說:“我不想摻和到這樁案子裡,但你們確實應該去了解一下……” “你是誰?”湯姆問道。 “這不關你的事。”那個聲音繼續說,“我只希望你們調查一下克立夫·樸蘭圖和詹佛·基拉德,他們都是伍其達在丹尼斯搬家公司的同事,已經失蹤好幾個月了。” “你憑什麼認為他們的失蹤與伍其達有關?” “我不是‘認為’,而是知道。伍其達問他們願不願意去山裡蓋房子時,我就站在旁邊。伍其達說,如果他們想去,可以給他們優厚的工資待遇。克立夫和詹佛去了之後就再沒有訊息了。” “謝謝你。你真的不願意透露你的姓名?” “不。” 第二天,6月25日,星期二,舊金山警署專案組人員來到丹尼斯搬家公司。據職工們提供的情況,1985年1月15日,克立夫·樸蘭圖曾跟人說起他在山裡找了一份建築工地的活兒。在此之前,不止一個人聽見伍其達邀請他進山。1月19日,克立夫應該到丹尼斯搬家公司上班,但是沒有來,公司打了幾次電話也找不著他。下午,一位同事被派去克立夫的住處,克立夫不在,但他的鈴木摩托車還停在那裡。幾天後,那輛摩托車也不見了。 同年2月,有人在當地報紙上看見一則出售鈴木摩托車的廣告,據警方後來查證,聯絡電話是柯拉拉·勃拉茲的父母家。 職工們說,是克立夫·樸蘭圖介紹伍其達到丹尼斯搬家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