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道士下山 作者:浮游雲中

開始還不覺得,但當哥哥和嫂子生下小孩後,便心理越來越不平衡,想到自己沒有後代,悲憤之下決定出家。

他剛上山時神智頗有些混亂,上山的人多有不幸,做主持的老道長有著豐富經驗,問明原委後,知道不能規勸,只要住上段時間,清靜清靜就自然會好。於是給他安排了房間,囑咐所有人都不要招惹他,他想幹什麼,統統順他的意。

震天響來的第二天就偷了件晾洗的道袍,老道長不但沒有責怪,還派人送去了道冠和道靴,震天響嚴肅認真地穿了幾天,心情好了不少。

他在山下是個勤快的農民,閒不住身子,上了山也四下找活幹,老道長覺得忙活忙活,興許就能將他的心緒引開,於是鄭重吩咐他去管理廚房。

震天響像地主吆喝佃戶一般,將廚房道士們吆喝來吆喝去,心情又好了不少,還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震天響”。估計再過些時日,等心緒完全平復後,就自己下山了。

老道長糊弄過俞喜仁,所以何安下對他印象不佳,看過他以“前元戲子”為名寫的書,稍有了敬意,聽完了他對待震天響的事,覺得他竟是善良體貼的人。

為何對一個又窮又瘋的人如此好,而對又虔誠又大方的人如此壞?何安下問震和子,震和子答道:“人都是在求的時候全心全意,一旦求得了,便沒了後勁,世間的男女求偶是這樣,你以為求道便不這樣了嗎?這倒不是我們吝嗇,真口訣要傳給一定能成功的人。”

何安下:“那麼俞先生這類人怎麼辦?”震和子:“在外圍玩一玩,不也很快樂嗎?”

正說著,何安下隱約聽到有人叫自己,那聲音自遠而近,越喊越大,眼見鵝蛋、金生變了臉色。

震和子抖抖袖子,兩眼一眯:“俞先生。”何安下向山路望去,一個胖大身軀急奔而來,在他身後跟著個消瘦人影,竟然是自己的一個孃舅。

俞喜仁跑過來,對三人揮手便打,三人反應靈敏,巴掌掄了半天,一下沒打著,臉色登時醬紫。

震和子勸說:“孩子嘛,算了……哎,俞先生,恭喜恭喜。”俞喜仁:“喜從何來?”震和子:“你不是娶了房小媳婦嗎?”一聽這話,俞喜仁剛消下的氣又鼓起來,追著三人抽巴掌,又一次累得汗流浹背。

等他消停了,震和子說:“何以至此?”俞喜仁嘆道:“一言難盡。”

原來三人送了套《紅樓》,船伕覺得應該講哥們義氣,對三人去向一直閉口不言。拖了幾日,鵝蛋和金生的父母便找上藥店。

雖是遠親,但鄭佑全是個凡事向大藥店看齊的人,每個來的夥計都要有保人,當初指派俞喜仁做了鵝蛋、金生的保人。鵝蛋、金生的父母見孩子失蹤多日,急得要報官,鄭佑全講:“你們孩子丟了,告我們藥店是不合適的,還是告孩子的保人吧。”

鵝蛋、金生的父母就到官府告了俞喜仁。俞喜仁正度蜜月,無緣無故吃了官司,被從外地揪回了石門縣。俞喜仁尋思鵝蛋、金生是老實孩子,想到何安下去過龍頸山,便尋了來。

何安下的一個孃舅隨俞喜仁來了龍頸山,一路之上聽著船伕和俞喜仁討論《紅樓》,膩煩透了。何安下怕孃舅對自己發火,孃舅卻沒有一句批評自己的話,內心更是不安。

孃舅和俞先生都急著要走,孃舅說所在藥店有急活,俞先生是急著了結官司與新媳婦團聚。何安下堅持留在龍頸山,兩人都沒有費口舌勸他,只是帶走了鵝蛋、金生。

鵝蛋、金生上山後一直活得煩悶,一說要走,便跟著去了。

送他們下山,送他們登船。

小船離岸後,孃舅早早鑽入船艙,何安下想到:“在山上他也不訓我,難道是認為我上山後,便少了個負擔?”不由得心酸,衝遠去的小船大喊:“孃舅,告訴姥姥,我將來要當神仙,好著呢!”

何安下站在岸邊,想到自己就要留在這裡了,一陣恍惚。此時一個人影跑下山路,卻是震天響。他換上了普通人衣服,懷裡抱著方方扁扁的一塊東西,見到何安下便將頭一低,飛奔而去。

瞧他的舉動頗為古怪,但何安下顧不上琢磨他,懷著自己的心事一步步上山去了。

回到山頂,何安下走到震和子面前,說:“以後,我就在這裡了。”震和子順口說:“行,俞先生也交待了,就多玩兩天吧。”何安下:“不,我以後就在這裡了。”

震和子一愣,隨即笑道:“行。”想小孩的興致維持不了多久,日子一長自然會煩悶下山,也沒認真。

第二天,何安下早早起床,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