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剖示了生命的本質——無辜。如果當年這顆子彈奪去了韓的生命,就不會有後來許多的事情,頂多只是留下一個無解的啞謎。不過那時的武鬥者並不特別下流,躲入民房的韓少功事後居然被他們找到,送入了醫院。他發現這個醫院已成了戰地專用醫院,一批批武鬥受傷者被送到這裡,其中有些重傷員是軍人用直升機從遠方送來的。醫生們在衝鋒槍和手槍的威逼之下做手術,一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慰問傷員的文藝演出則在血跡零亂的病室裡進行。
架著柺杖的韓少功也莫名其妙地受到慰問,收到了牛肉罐頭、水果和大紅花。使他震驚的是,一個個搶救無效的青年則被蒙上白布,送入太平間。
“文化大革命”是極“左”思潮的泛濫,是一場民族的浩劫,這在史書上似乎已有定論。但它的發生絕非偶然,它對中國社會人心的影響是複雜的。不然,它如何能激動了那麼多中國知識青年的心靈,使他們全都成了毛主席的“紅衛兵”?極“左”路線絕非自“文革”開始,“文化大革命”激動人心的一個原因,是它以一個新的極“左”路線衝擊一種已成定局的極“左”路線,使人們對現實的不滿情緒和各種被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