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電視裡見過而已。如今聽說自己也能有幸玩上一回,哪還能不激動加興奮?
由於期盼著坐上狗拉爬犁,起個年輕人興奮地一夜都沒睡好。就連做夢都夢見自己坐上爬犁,被一群大狗拉著穿林海跨雪原。
第二天一大早。王志江就帶著爬犁被周定軍用大馬車送來了,跟隨而來的還有水生和吳老二。這二位也是聽說了王志江今天要去打獵這才死皮賴臉地也跟來了。目的嘛不言而喻,當然也想坐坐狗拉爬犁了。
王志江昨天應該沒輕忙乎,竟然做了四個爬犁,上面都安裝好皮帶和韁繩,只要把皮帶扣往狗身上一套就可以了,方便的很。而且這些爬犁做的不算小,每個上面最少能坐三個人。
要說狗拉爬犁在東北那是歷史悠久,傳說在元朝忽必烈時期就有了。
東北的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人們出行很不容易,一到大雪封山,簡易的道路全被積雪埋沒了,別說是馬車牛車行不通,就是風馳電掣般的汽車也變成雪中蝸牛了,好半天好半天也爬不出多遠。有時甚至光見車輪旋轉,就是前進不得半步,被迫拋錨。
但是老百姓的智慧是無窮的,由於狗特別耐得住寒冷,而且北方的狗韌勁兒十足,於是人們把狗套在爬犁的繩套裡,像馬拉車一樣,在狗的脖下扣上夾板,拴好肚帶,或兩條狗拉一個爬犁,或四條狗拉一個爬犁。
若是走親戚,便套兩條狗;若是拉東西,便套四條狗,最多的也有套六條狗的。趕狗爬犁和趕馬車一樣手裡握著鞭子吆喝,不過比趕馬車省力多了。在東北民間有這樣一句話,“東北東北真奇怪,汽車沒有爬犁快”。
狗比馬靈通,用不著鞭子抽,只是握著鞭子做做樣罷了。只要主人一坐上爬犁,喊一聲“駕!”狗就會撒起歡兒來,一跑一溜煙兒。
解放前山裡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不少狗,有的甚至養十幾條。他們養的狗個大體胖,威武雄壯,像一隻只小老虎似的,夜裡只要有一條狗咬全村的狗都會聞風而動,一擁而上。別說是野狼不敢進村,就是體大力憨的黑熊都嚐到過它們的厲害,再見到它們都敬而遠之退避三舍呢。
那時候,幾隻狗、幾副爬犁,便是一個世界,便有一段段說不完的的故事。(未完待續……)
PS:寫這兩章用去了六個小時,真得很用心。面對越來越好的成績實在不敢妄自菲薄,只能用心再用心,感謝大家!(月中了,月票有些慘淡,給一張鼓舞鼓舞士氣吧。)
第五百八十六章 ; ; 冬獵1
接下來周宇一個口哨把十七隻純白或純黑的大狗喊來,這十七隻大狗現在長得跟小牛犢子似的,比花花和黑獅白獅長得都壯實,一隻只精神抖擻,威風凜凜的。一看到周宇一隻只就興奮地撲了過來,又蹭又舔的,稀罕的不像樣。
周宇蹲下身挨個兒摸了幾下,然後把爬犁的套子套到大白的身上,自己則閃身上了爬犁上,示意性地拽了拽韁繩讓大白感受一下。最後又把所有的大狗安撫了一番後四隻一組,給它們套上了套子。
要說這些大狗真不愧是有狗皇或是狗王的潛質,只是一小會兒就理解了自己的職責,然後虎子拉上爬犁周宇則帶著狗群來到山下積雪厚實的地方。
選了四隻大狗套好了爬犁後,周宇帶著老曹和虎子跳上爬犁,讓後一拽韁繩,四隻大狗沒費多大力氣就拉著爬犁朝前跑去,爬犁底下是厚實的冰刀,上面是寬寬的木板,減輕了不少壓力,所以隨著四隻大狗加快速度,爬犁也飛快地向前衝去。
跑了一段距離後,哥三個又趕著四隻大狗返回原地,這時候等在這裡的眾人眼睛都快看直了,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去感受一番。
但是這會兒還沒到出發的時候,既然是去打獵,還有不少東西需要帶著的,所以大夥兒又返回山上把揹簍和獵槍、弓箭以及木棒都背好了,這才興高采烈地帶著狗群向著東北方向走去。
出了鳳凰山的地界便到了極冷的冰雪世界,大夥兒分成四組,由虎子、周宇、周大彪和老曹各自駕駛著爬犁開始在雪地上馳騁起來。
耳邊是呼嘯的北風夾著狗兒們的喘氣聲。四周是白茫茫的世界,舉目遠眺使人心情舒暢。蕩胸生豪氣。老曹更是興奮地不行了,大聲唱起了智取威虎山選段“穿林海。跨雪原……”,雖然不是很打調,但是那副粗嗓子配上這茫茫林海、千里雪原,倒也有股子豪邁勁兒。
這時候天已經大亮了,鳥兒也開始出來覓食,成群的鳥雀嘰嘰喳喳地在枝杈上啄著什麼,偶爾又有一群飛過來落在枝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