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的緣故。只要你我聯盟,正好可以瞭解二族之間的因果,不至於一見面就互相殘殺。”
平心娘娘和張雲天之所以開出如此的條件。除了顧忌三清道人和女媧娘娘的實力之外,最為重要的是顧忌無極的存在。此時張雲天已經從平心娘娘的口中知道了無極的變態,不由得慶幸當初無極沒有讓他太丟麵皮。是以二人在大唐統一南蟾部洲之後在思考大唐下一步目標的時候很是猶豫。
隨著上清道人和女媧娘娘結為道侶,代表著妖族有和道教結盟的跡象。兩人雖然自信與三清和女媧娘娘戰鬥能夠取得勝利,依靠聖人可以使用天道之力,法力源源不斷的長處,耗死四人,但是無極的存在卻猶如一盆冷水一般,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最後兩人決定於道教結盟,只要大唐能夠統一東勝神州、北俱蘆洲,到時就可以以天地大勢壓服佛教。大唐統一四大部洲得無量氣運,雲門自然可以取得無量的氣運。一旦曰後大唐再伐天攻下天庭,雲門的氣運則會壓各大教派一頭。
最終三清道人和女媧娘娘同意了結盟,但是要求曰後道教與雲門同為大唐國教,妖族的疆域不變。平心娘娘自然沒有異議,張雲天思及大唐帝國內自己雲門已經掌控大部分的部門,而且道教的傳教能力實在令人質疑,無法動搖自己在大唐帝國的根基,是以最後同意道教的要求。
平心娘娘和張雲天滿意的離開了崑崙山,隨後東勝神州傳出了大漢帝國和大宋帝國願意歸降大唐帝國的訊息,並且已經派出了使者。兩國使者出使洛陽之後,大唐皇帝武瞾傳下聖旨封大漢王朝的皇帝為漢王,大宋皇帝為宋王。尊道教和雲門為大唐國教隨後北俱蘆洲妖族亦是表示願意與大唐帝國結盟,如此這般大唐已經在名義上統一了三大部洲,氣運得天獨厚一時無兩,比之聖人教派亦是不差分毫。就在諸神以為大唐會以攜天地之大勢一舉向西牛賀州討伐之時,大唐帝國卻啞然硒鼓,開始休養生息。
武瞾知道雖然自己得到三大部洲的支援,但是除了南蟾部洲受自己掌控之外,東勝神州和北俱蘆洲只是名義上向自己投誠罷了,一旦自己沒有壓服兩大部洲的實力,只怕自己即使得到道教、雲門的支援,自己的政令也難以到達兩大部洲,是以武瞾並沒有心急的立即出兵西牛賀洲,反而開始休養生息,養精蓄銳,增強自身的實力。
佛教二聖自平心娘娘和張雲天駕臨崑崙山就意識到不妙,立刻降下法旨,令西牛賀洲各佛國加強戒備,隨著大宋王朝、大漢王朝的投誠,妖族的結盟,佛教更是進行了總動員,沒有想到大唐的軍事行動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但是佛教反而更加的戒備,因為如果此時大唐進攻西牛賀洲,佛教雖然不敵,但是同樣的大唐也會損失慘重,到時一旦大唐的實力不足,難以壓服兩大部洲,佛教即使一時戰敗,也可以東山再起
(未完待續)
第兩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啟(一)
大唐帝國養精蓄銳,為最後的統一四大部洲做著最後的蓄力。佛教亦是明白大唐武瞾的算計,但是卻沒有絲毫的對策。佛教不是沒有想過先發制人,打亂大唐帝國的算計,但是集中全力的,佛教的主力就會被大唐全殲,分兵對敵就容易被大唐分而殲之。大唐的戰力方面已經超過了佛教。
佛教唯有一邊防範大唐帝國可以隨時發動的進攻,一邊利用自身的底蘊,增強自身的實力。一邊加強同天庭和血海的聯絡組成聯盟,共抗大唐帝國的進攻。天庭、血海、佛教此時已經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跑不了你跑不了我。武瞾想要一統三界,就必須得到三界各方勢力的認同。其他的勢力實力太過弱小,唯有佛教、血海、龍、鳳、麒麟三族、地仙一脈、天庭這幾方勢力可以一戰高下。
地仙一脈乃是鎮元子建立,一向與世無爭,人數雖多,但是除了鎮元子之外,就沒有拿得出手的人物。鎮元子以地仙之祖的身份雖然有著聖人的戰力,但是到底不是聖人,是以這數萬年來一直在閉觀,非大事不出。以鎮元子與世無爭的態度,卻是不會輕易的加入到這場針對佛教的算計當中,不出手幫助大唐就不錯了。
龍鳳麒麟三族早已經與佛教聯盟,血海原本就與巫族在地府有著利益衝突,天庭作為統治三界的機構,大唐帝國想要一統三界就必須將玉帝、王母趕下臺。是以最後佛教最終於血海、天庭、龍鳳麒麟三族達成聯盟共抗大唐兵鋒。
各方勢力都在為最後的一戰積蓄著自己的力量,千年之後,大唐帝國在武瞾的御駕親征之下終於下發了討伐令,命令手中三億大軍浩浩蕩蕩的向著西牛賀洲殺去,大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