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肚,氣氛才重回熱烈。
現場作詩那是開玩笑,李白斗酒詩百篇那是神話,大家還是以朗讀現有的詩作為主,偶爾一兩個把自己的新作品拿出來就能掀起一陣小**了。
“受夠無情的戲弄之後,我不再把自己當人看,彷彿我成了一條瘋狗,漫無目的地遊蕩人間。”
適合嘶吼的詩作一大把,適合低吟的也不在少數。
“冬天的廢墟,緬懷著逝去的光芒。你靠著殘存的階梯,在生鏽的欄杆上,調出一個個單調的聲響。”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估計是看在這頓大餐的面子上,這群狂的沒邊兒的詩人對趙林一行人還算客氣。言談間也沒損他們的雜誌上的臭詩。
《今天》辦了兩年才出九期,趙林倒好倆月就出了四、五期出來,可想而知上面的內容質量有多差,現代詩都快寫成順口溜了,也怪不得葉尚志受到邀請會這麼激動,能被偶像們認可,那真是天大的榮耀。
有誇的就有罵的,葉尚志度過前期辦雜誌的激動之後,每天聽到最多的就是罵聲。現在有這麼個機會,要是把這些人拉進來,那雜誌社的地位一下子就能拔高許多,再有人開口罵他就得三思而後行了。
在這裡混了大半夜,趙林基本放下心來,這些人的思想還沒那麼激進,理性還是有的。再說有學校的審查管著,不怕他們把自己的雜誌搞亂掉。
趙林對他們手裡的一些資料很感興趣,主動提出幫他們儲存,居然還得到了同意,讓趙林大感意外。
六七十年代的文學資料散失的厲害,很多文人在那個時代的作品自己都找不到了,在這裡居然還有備份,不能不說是一個意外驚喜。
褚振華那裡正缺人,趙林三言兩語就勾上了兩個沒工作沒收入的,這種高階知識份子可不好找,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酒喝到一定程度,大家也就不再談詩了,天南海北的瞎說,思想之自由把趙林聽的直往下淌汗。還好幾個學生給大家挨著敬酒,早早喝趴下了。
撈了一批絕版資料,還拐來兩個高階排版工,趙林對這次的詩會非常滿意。
葉尚志發的投稿邀請也都被接受,興奮的白酒啤酒混著喝都沒醉倒,只是嘴裡的話已經不能句子了,誰也聽不懂他說的話什麼意思。
雜誌社也在大家一致慫恿下,準備改名為《明天》,算是對《今天》雜誌社的繼承和發揚。趙林對這個倒沒什麼意見,原來那個名字太不響亮了,改一改也好。
趙林羨慕他們的理想主義,羨慕他們的狂放不羈,羨慕他們的沒頭沒腦自由快樂。
不過在酒足飯飽,篝火點起來,舞會跳起來之後,混亂的場面讓趙林十分慶幸自己沒帶女同學過來,不然非被這群傢伙糟蹋了不可。
“僅我腐朽的一面,就足夠你享用一生。”
打架**喝酒唱歌,他們就是**和才華的集合體,和他們比起來,趙林活的一點也不精彩。不過這種癲狂太過誇張,趙林寧願自己的雜誌被辱罵也不願在癲狂中燃燒,變成一堆灰燼。
接觸過了才知道,這些人用不著趙林的關懷,也不屑於被人關懷。能偷偷撈兩個到手上幫忙做做排版就不錯了,力挽狂瀾拯救世界本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狂想。
詩歌就是沒有旋律的搖滾,也不知道是誰說的這句話,趙林非常贊同。別的不說,它們對女生的非凡吸引力這一條就夠年青人為之瘋狂了。
不然趙林為什麼還要搞支樂隊,再披件詩人的外皮呢?崇高的理想和才華咱沒有,跟著蹭點熱度享受一下女生的崇拜,還是必要的。
第六十二章民間奇人
詩會回來,雜誌社立馬就出了一期新刊,有主力軍的加盟,投稿立馬從全國各地飛來,把葉尚志樂的不行。只是雜誌社影響力越大,趙林越不放心,當即立下三條規矩“不立山頭,不拉幫結派,不談政治。”
熱血和才華不能浪費在這些事情上。不管是誰壞了規矩,再有名氣和影響力,《明天》雜誌社一樣終生不接受他的稿件。
在職位上趙林是葉尚志的手下,不過碰到具體事物,還是趙林說了算。外界對雜誌社內部的事情不太瞭解,但是葉尚志清楚,沒有趙林幫著找準方向,雜誌社非得折在他手上不可。
事情定下來之後,趙林去領了他的第一份工資請大家吃飯,再次強調了雜誌社的基調,以防他們像外校的那些學生詩人一樣,到處跑著搞串聯。
文體不分家。吃完飯,趙林帶著雜誌社的眾人來到體育用品商店,一人買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