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是能夠找到這樣的地方,不用說,對確定古墓的所在地那是相當的有用。
雖然現在哥窯的瓷器碎片已經被帶走了,但是楊大成還是有點對這個事情念念不忘,畢竟是一個考古工作者能夠在一生中遇到一次這樣的真正的哥窯瓷器的碎片也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事情。
因此在問王大貴的時候,楊大成又一次把這樣的話題給提了出來:“要是那堆瓷器的碎片沒有被送走的話該是多好了。希望現在在原來的地方還能夠找到類似的東西。”
這個就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個習慣和一個人是不是一個知識份子沒有什麼樣子的關係。
一個人是知識份子也好,不是知識份子也好,反正是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心態的,每個人都是想的能夠過的更好。
翻譯成書面語言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了。楊大成雖然是沒有太多的功利心,當然了,這個可以對比著就能夠看的出來的,他的徒弟史科長現在都已經算是一個科長了。
但是這位到現在連個副科長都不是,這樣的事情就能夠說明這個楊大成是沒有太多的功利心的。他的心思大部分都是用在了學問上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事情,導致了他和史科長兩個人呢在意見上的一些費心,師徒兩個人到現在都是關係緊張。
楊大成雖然研究學問這樣的事情比較在行,但是他畢竟是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現在這個社會,單單是會研究學問那是不夠的,現在這個社會更多的就是說要學會人際交往,也就是說你在這個社會上的關係網越是複雜,那麼你得到地機會就會是越多。當然了。得到更多的機會的話,那成功率自然也是會上升了。
像楊大成這樣的話。起碼史科長在這裡的話他就是絕對不會說出口的。你說這樣地話是什麼意思啊,難道是說領導要把這個瓷器的碎片拿過去欣賞一下,你能有什麼意見嗎?這樣的小道訊息要是傳揚到領導的耳朵裡了。
說誰誰誰在什麼地方抱怨領導。那這個歌誰誰誰就一定會是有小鞋穿的。楊大成就是數屬於這樣的沒事找抽性的一個人。這樣的人不當官就對了。要是當官的話也是一定胡得罪一大幫子人地。
這點身為他的老朋友的許文明非常明白。楊大成對領導地尊重那是沒有的說的,但是就是這個傢伙有時候講話的時候嘴上少了一個把門犯人不知道在什麼樣子的場合下用什麼樣子的話來說是比較好。
這樣的一個毛病讓楊大成非常的不受到領導的喜歡,要不到現在也是不可能還是原地踏步走地這樣一個情況。因此,這個時候許文明看到當著大家的面楊大成又是說出來了有點不合適的話來。
許文明一看連忙是過來救場。這救場也是有一個尺度的問題的,不成直接說對方的不是。這樣容易兩面不落好。不但是沒有起到救場的作用,倒是說適得其反的把自己給摺進去了。這樣不叫救場,叫砸場子。
而許文明對這個尺度的問題把握地就是相當的好了,他接過話來說:“老許你不能夠這樣說,目標怎麼能夠太小了呢。一個怎麼夠啊,至少要有兩個這樣的哥窯的瓷器才成啊,在古墓裡面不可能一點好東西沒有的。這一點你放心好了。到時候還怕是沒有東西可以研究嘛。現在膽子要放飛的大一點,眼光要放的開一點。”
誰都知道這句話是句實話,古墓裡面的東西肯定是比哥窯的瓷器要好地多。
對於這一點要是在一開始還有人保持懷疑地話,那麼自從那一堆和藥的瓷器地碎片被發現以後,大家對這個事情那是相當的信任了。沒有一個人會懷疑這古墓裡面會有什麼樣的好東西了。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找到古墓在什麼樣的地方,因此許文明的這話又把事情給拉到了這個問題的起點了。
陳星坐到中間,笑呵呵地說:“找到古墓我們才能夠知道里面是有什麼樣子的東西的。現在還不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王大貴,你說你的這一堆哥窯瓷器的碎片是在什麼樣的地方弄到手的。”
王大貴這個時候還有什麼能夠隱瞞的啊,當下他直接就說:“在窯廠的西南邊。那個不打的土坑就是,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我還在那個坑裡面放了一些垃圾,當成一個垃圾坑來處理。”
在農村這個也是一個非常的普遍的現象,在農村可不是像在城市裡一樣,還有環衛工人直接的給打掃衛生。這樣的事情在農村都是自力更生的。而且放垃圾的地方一般也就是自己家附近的一些坑塘的比較多。
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坑塘的話,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