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爭分奪秒的複習著學過的知識,期望在小升初的考試中能夠取得好成績。
這時候全國還沒有完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像中心校這樣的小學升學率要比下面村小要高上一些,近兩年都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七八。表面上是這麼回事,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優勝劣汰這麼一說,只要不是全考個零蛋,有點分數就都能順利升學。至於那百分之三二,倒不是卡在成績上,完全是那些主動放棄念下去的學生拉低了這個機率。
對於孩子的學業前途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跟李燕她媽那麼彪悍堅持,有個別的家長會覺得孩子讀完小學六年級的書已經夠用了,完全不必要念下去增加家裡的負擔。一百個學生裡總會有那麼兩三個,最終沒辦法再讀下去。
而這些內情絕大部分學生是不知道的,對於那個升學率也完全沒有多少概念,總是心懷忐忑,擔心稍不努力就會考不上,認真而執著的一遍遍的複習著功課。
眼瞅著再有一個星期就要考試了,中午放學的路上,小三兒跟李燕唸叨著自已的擔心,萬一考不上怎麼辦?正巧副校長趙傑利從後面走上來,小三兒就問他:“趙校長,你說我們能不能考上?”
趙傑利不笑都像在笑的小眯縫眼兒彎了起來:“放心吧,我保證你們都能考上。”
“真的假的?”小三兒按捺著雀躍的心情想要再次確認。
“真的!”
“那太好了,要是真能考上就謝謝趙校長了。”有些熟悉的場景讓李燕露出了笑容,循著記憶說出了即定的答案。
“行,考上了給我買兩斤香瓜吃就行。”趙傑利步子大,說話間已經走出去十幾米遠。
“肯定給你買。”小三兒扯著脖子保證,生怕前面的人聽不見。
“燕子,你聽見了吧,真是太好了,趙校長說咱們倆都能考上呢。”像是吃了顆定心丸一樣,原本的不安情緒全都一掃而空。
李燕抿嘴輕笑的看著一臉喜悅的小夥伴,當初她的心情也跟小三兒一樣,真是長長的鬆了口氣,考試前的煩燥焦慮情緒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儘管她們一再下了保證,可最後也沒真的給趙傑利買那兩斤香瓜。倒不是因為忘記了,主要是兜裡羞澀,反正目標已經達到了,不買也沒什麼關係,全當是忘了。
這件事李燕倒是一直有印象,這回重來一遍,她覺得應該把這份人情給補上。加上當初聯絡馬家兄弟賣藥材那次,兩下加起來倒真是應該向趙傑利表示下謝意。
淩水鎮有兩個中學——淩水一中、淩水二中,兩個中學一東一西,相隔大約一千米左右。一中距離正街比較近,也就一兩百米的樣子,在中心小學的後身。按照地區劃分,一般非鎮裡下屬的其他各村小學的生員升到一中就讀,學校提供食堂,並且有專門的宿舍。而鎮裡的三所小學則要歸屬二中,這裡沒有食堂宿舍,全部是家近走讀的學生。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會有少部分離一中較近的學生會選擇就讀一中,倒也沒有什麼問題。
兩所中學一中建校更早些,師資力量來說二中更強勢,學校就是這樣,什麼都是次要的誰的升學率高誰就是老大。近些年,二中的升學率明顯高於一中,這就形成了一種現象,一中的師生在二中師生面前就總有那麼點兒抬不起頭。
中心小學的考場設在了二中,早上九點鐘開考,上午數學,下午語文,其他輔課之前全部在學校考完了,主要還是看這兩門。排大榜也是隻計這兩門的分數。
八點鐘的時候,二中的大操場上就聚集了三所學校的學生,大多以班級為單位,男生女生分開,這一堆那一夥湊到一塊說說笑笑,緩解下緊張的情緒。
李燕和田莉、郭美玲還有班上的兩個女生一起,討論了下可能會考到的題目,紛紛發表著自已的看法,打賭看最後誰猜得對。
在這個問題上,李燕和她們是處於同一起跑線,當年小升初的考試題她早就忘到爪哇國去了,哪還記得考了什麼?按說她成績也不錯,可比起其他好學生,考完試總會清楚的記得考過的哪道哪道題,跟別人對對答案什麼的,她就不行了,也可能是考得時候精神過度集中,只要結束的鈴聲一響,腦袋立馬條件反射性的放空,半點不記得過程,半個小時內絕對會忘光光。
自小到大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考後翻書對對答案這種事,對於李燕來說那就是天方夜譚,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這就造成了她對考試題目無從下手的局面,半點兒捷徑都走不了,跟所有人一樣只能循規蹈矩的大面積複習。好在她基礎過硬,小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