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3 / 4)

小說:易鼎 作者:風雅頌

一個兒子捧出一隻信鴿,將所寫紙條放入信鴿腿上所綁小管內,將其放飛。

這信鴿只有一隻,必須在重要情報才放回去。

“父親,我們明日再去廟宇察看一番?”將信鴿放飛後,長生轉頭看向父親,問著。

“還是上面派人來吧,我們本是良民,只是兼了小役的身份,論手段,又如何能辦得了大事?再說,要是冒失打草驚蛇,豈不是無功有過?”年長男子搖搖頭說著。

“父親說的有理!”兩個兒子都是心悅誠服。

十三司的制度,向來是專業和民間結合。

每個郡設一個百戶,法定編制是105人,負責刺探當地情報,包括官員。

每個縣看重要性,設一個總旗或者小旗,總旗掌30人,小旗掌10人,普通情報人員,稱“番子”,外圍連正式編制也沒有的人員稱“小役”。

一縣裡,10人和30人能幹什麼呢?

所以有著專門搬遷到鎮鄉的人家,兼職小役,或者在本地找一家清白的當地人家招為小役。

別看十三司威名赫赫,但最下級的可能就是鄰居的大叔,或者賣茶的茶店主人。

這些人沒有武功,沒有技能,但有著他們,情報網就無孔不入。

小役實際上沒有工資,也沒有公服,但作為代價,他們只要合法經營,就沒有地痞或者官府找麻煩,這實際上已經是相當大的報酬了。

他們怎麼樣想,暫且不提,且說他們所放的信鴿,離金陵很近,很快飛至目的地。

得到情報的十三司番子在金陵城內,自知曉一些內情,見到是事關和尚的情報,連忙報了上去。

獲得這個情報的十三司百戶,調查了別的情報,立刻發現了聖僧在裡面,還有武僧,人數總計上百人,這事有蹊蹺,立刻又上報。

王上前兩日剛剛下了命令,有關重要僧侶的情報,可隨時上報,因此千戶接到情報,就想傳上去,不過夜已經深了,宮門關了,這種程度的情報,不可能連夜傳入內宮。

這時深宮裡入夜,金陵皇宮,在二十三年前修過一次,不過還是有些老舊了,但王弘毅沒有準備修建。

話說,在天下一統前,不準備大舉修建皇宮。

就算這樣,皇宮內甬道連綿,大小錯落的殿宇亭閣都有規格和雅緻。

迴廊向西一套書房,現在就是王弘毅日常在這裡批摺子,這就變成了重地,周圍走廊,站著三十個侍衛,個個都站的筆直。

一個有品級的宦官進去,只見王弘毅坐著,桌上卷案壘壘疊疊,還在批閱著。

“王上,亥時了,還請保重龍體。”這宦官說著。

“恩,你且等著,孤批完這個就休息。”王弘毅不經意的說著。

這是一件糧案,按照旨意,冬日發糧,不過就有摺子密奏,有的官員就敢貪汙,而更多的卻是放發黴發黑陳糧給百姓。

王弘毅見了很生氣,卻無可奈何,發黴發黑陳糧也是糧,這些官打了擦邊球,還真難對應,呵斥很容易變成耳邊風,要是發怒懲罰又沒有理由。

話說治政最重要的是規矩,王弘毅不想留著破格的禍端。

心中憤懣難出,如果在外面,還可以和官員議一議,發洩一下,但是在這裡,連說話的人也沒有。

宦官說一句政事,就亂棍打死,後宮女人,就算是妃子也嚴禁對國事說一句活,就是王后寬宏些,也有著規矩,這就是“祖宗家法”。

王弘毅喝過幾口茶,把杯子放回茶上,有些累了,臉色蒼白帶著倦容,把筆放下,起身出來了。

“王上,今夜點什麼牌子?”

“今夜不點牌子了。”王弘毅皺眉:“不知為何,心裡總覺得有些煩躁不安。”

宦官不敢說政事,只說著:“王上這是累了,安排在春暖格休息可好?”

“就這樣吧!”王弘毅說著,這裡不遠,不需要用輿,就步行而過去,就在這時,本來已經晴朗的夜空,突烏雲密佈。

一陣大風起來,烏雲瀰漫,只見天空一線濃雲如墨,湧動著翻滾著而來,看似緩慢,實是極快,轉眼之間,滿天濃雲。

本來冬日就算有云,也是下雪,這時噼啪下著銅錢大的雨點,雨點如注,幾乎讓人睜不開眼睛來。

“怪了,才雪後天晴,怎麼突下起雨了?”這宦官納悶的想著,連忙快奔幾步,說著:“王上,您避一避,向裡面廊簷下行走。”

就在這時,一陣風捲過來,一道長長的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