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3 / 4)

小說:易鼎 作者:風雅頌

王弘毅見了,滿意地說:“這次進貢的墨香氣隱隱,帶著寶色,不錯。”

說著自己將一張白紙攤開,在墨已備好之後,稍加思考,就提起筆,一氣而就,寫完了,仔細打量下,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璽,加了印,鈴上了,交給內侍,說著:“叫秘文閣記檔過目,立刻發給鄭平原!”

第一百九十八章 信使(下)

春風中還帶著凜冽的寒意,吹著每個人的衣袍,在這樣的一個晴朗上午,行人還是感覺寒冷。

江陵城外,一個隊伍正在出發。

這隊伍前面有著正副使者,一律穿著五品官服,後面只有上百人,個個穿著錦衣,舉著華幢、紫幡、龍竿、黃牌、大。

這些人只要是十人領隊,都穿著官服,有隊正銜。

這些人沿著官道,緩緩的向南而行,旗幟招展,隊伍的目的地,就是鄭平原現在所在的長沙,他們是前去護送代表著楚王的使者。

城頭上,一群人正站在那裡,他們的目光,順著這支隊伍,向著南方望去。

其中一人,雖身穿著便服,卻是王弘毅。

站在他身後,有著文武幾人,離的最近,是張攸之和虞良博。

目光隨著隊伍而去,張攸之頗有些感慨的嘆著:“王上,以前未曾看出,這鄭平原卻是個能折能彎,識時務的人。”

王弘毅看著遠處,沒有說話,隨著浩然之氣的全部吸取,束縛的力量消失,王弘毅已經能看見。

一個天柱,滾滾龍氣沖天而上,幾已經達到雲宵。

而在遠處,一個白裡透紅,卻衰退的氣柱,還存在,已經低上了許多。

虞良博贊同的點點頭:“張大人所說不假,實是讓人想不到,鄭平原會遞送了降表過來,不過想到鄭平原並沒有稱王稱公,僅僅是稱侯,還是前朝所封,並無多少忌諱,並且他還是荊州鄭氏一族的族長——這並不太過意外。”

“鄭氏……”感覺虞良博是在向自己點出來鄭氏二字,王弘毅微微一笑,就是不提,自己又豈會忽略鄭平原背後的家族和影響?

水淺養不了大魚,簷低容不了高人。

所謂的器量,根本是由力量和勢力決定,要是在蜀地,王弘毅斷容不了鄭平原和他的家族,但是這時,卻包容四海,遊刃有餘。

現在不同往昔,鼎器已定,名分已成,蜀中安定,龍氣濃郁,在南方諸侯中,已無人能動搖其根本。

並且草原上有著黑龍虎視眈眈的隨時準備撲入中原,鄭平原真能歸降,任用了此人,這就是如虎添翼,一下子掌握了鄭平原背後有著的氣數和天命。

真正能成事者,在實力允許的情況下,又豈能容不下人?

只要鄭平原真的歸順,又何必趕盡殺絕?

並且,這還是第一條身有龍氣,有著蛟龍命格的人投靠,意義非常重大。

不過,在具體的處理和待遇上,還是有著區別,這就要看對方的選擇了。

思及自己所寫的書信內容,王弘毅若有所思的望向了南面。

長沙。府邸。一片的安靜。

此時的鄭平原,一身寬袖長袍,眸子幽黑,自有一種英氣,一掃前幾日的頹廢。

他畢竟是有根基的人,在數日的消沉之後,又開始重新振作起來,檢視防禦,安撫人心,至少又恢復了幾分威嚴風度。

雖世族出身,論起性情和才能,他的確是一時之選。

此時,是一片園林,中有精舍,又有著八角亭,就算在亭子內,開窗可以遠眺,近見園林假山岩壑,遠見湖泊的明鏡垂柳,現在還罷了,要是夏天在這裡,有清風徐徐吹過,半點暑意也不會有。

從中就可見得鄭平原心中學識。

只是這時,鄭平原坐著,正和族人的代表說話。

鄭平原面對美景,臉上毫無表情,說著:“大勢已去,江陵舊地也許可以回去,但是未必能恢復原本所有田產,長沙和江陵,只能選擇其一。”

“不能都有嘛?這都是我們的田。”有族叔不甘心的說著。

“或者是長沙一地不取,或者江陵一地不取,二者只能選擇一個。”鄭平原苦笑的說著:“你接收降臣,有這樣優待的嗎?再說,這田來路,你們都知道。”

兵臨城下自然可以生殺予奪獲得大量田產,現在卻不得不吐了出來。

說到這裡,鄭平原臉上沒了笑容:“此時無論我降不降,楚王一統了荊州,這整個南方,包括魏越,怕是再無一人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