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魏越穿戴整齊從裡間出來,劉氏方再次露出笑容,迎了上去,早膳被擺放在桌上,用過一些,魏越離開了。
到了宮前,就見殿前站滿了官員。
魏越昂首而進,後面有侍衛兩人,腰懸長刀,亦步亦趨,雖然到了殿門口,還是留在外面,但是卻和內殿武士對上了眼。
君臣上了殿階,有人高聲喊著:“皇上入座,百官成禮!”
說完群臣跪了下去,魏越是第一個。
皇帝就吩咐:“給大司馬看座。”
這時大殿香菸繚繞,莊重肅穆,帝座上的人,還是高居九重,垂裳治天下,魏越謝了,坐了,見得禮官出班唱儀,百官趨前跪拜。
魏越有著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的特權。
話說古禮,臣見君須趨,即快步走。入朝不趨,上朝可不用快步走。
古人上殿不得佩劍,劍履上殿,即穿鞋佩劍直入殿堂。
臣拜君時由侍臣唱名,謁贊不名就不需要經過這個程式,這三條是一種特殊的禮遇。
這時,坐在大殿中,不知為何,突然少了平日裡的得意,只覺得心情變差了許多,這種情緒出現,讓他感到很是煩躁。
大察覺到心情不佳,參加朝會的官吏都小心翼翼。
唱班話音剛落,突有一個御史越班站出,跪下叩頭,奏著:“皇上,昨日有大司馬的家僕縱馬賓士,連踏十數人,死三人。”
這時,大家都是一驚,雖說是家僕,但打狗還需看主人,這人行徑,顯然是針對魏越。
皇帝沉吟不語。
禮部尚書卻怒著:“大殿之上,這等小事拿上來幹什麼?是否另有其意!”
這御史磕頭說著:“不僅僅是百姓,其中還踏死一官,是正八品功曹,這事雖小,但是朝廷百官自有體面,被賤奴所殺,豈不是以下犯上,臣子有責,只是就事論事,也非越位而言!”
聽了這話,頓時讓魏越大怒。
在以前,魏越在公開場合,還是很給皇帝面子,對於抨擊自己的文官,也不是一味的鎮壓。
出來指責多半是容了,這也是為了招攬人心。
可在這時,魏越猛的大怒,心想:“自己安插羽翼多年,卻總有一些忠燕之人冒出來,實是可惡。”
一怒之下,驀地立起,向皇帝略行禮,就嘿嘿冷笑,說著:“汝是何人,敢作此言?來人啊!”
這一喝之下,頓時有著侍衛上前,應著:“在!”
這頓時讓整個朝廷猛的一驚,雖然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