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麼朝代,一旦有著五印將軍、國師等等稱號賜予那些煉氣士或者和尚,就意味著國運衰退。
地球歷史上,北齊文宣帝詔高僧法常入宮講《涅盤經》,尊為國師,國師的名稱以此為始,此朝二十八年就滅。
南朝的陳朝陳宣帝,曾以天台智顗為菩薩戒師,才三十三年就滅亡。
隋煬帝也同樣以智顗為菩薩戒師,故也號為國師,隋煬帝時之智顗,煬帝屢詔,請問法要,禮為國師,國運二世而滅。
唐高祖時之智滿,亦有國師的稱號,就有武則天代唐。
宋代和尚獲得賜號者極多,未見有國師的稱號。
元代大封國師,九十九年亡。
明朝武宗大優喇嘛,大封國師和道家真人的封號,結果武宗後,朝廷日衰。
當然,不能說這些導致了朝代滅亡,但是這些煉氣士,地位越高,就越是吞食朝廷氣運,這幾乎可以確定為事實了。
就算朝廷氣運如海,可總不能浪費,原本王弘毅本身在前世地球上修煉,就有這個認識,現在觀看氣運,就更是確定了想法。
如果未來要封,除非是類似地球西藏法王這樣本身有著氣運的喇嘛或者煉氣士,不然想也別想,王弘毅暗中想著,封一個國師級別,本身就起碼要消耗封三個王的氣運。
如果還有背後的神靈吸取著氣運,還活不活了?
從樓上下來了,又到了書房中,到了走廊,被飄飄灑灑的涼風冷雨一激,陡地打了一個寒顫,頓時清醒了。
片刻後,素兒果然來了,她行禮說著:“表哥,府裡都處理好了。”
王弘毅點了點頭,說著:“不錯,以後你就處理這方面的事,把下面咒禁師、咒禁士,咒禁學徒的架子,也建起來,我給你出入的令牌。”
“是,表哥!”素兒柔順的說著。
第七十三章 豐收(上)
四月底,連下幾場大雨。
這雨放在別的時候下,也許不僅僅沒有關係,反而是喜事,在這小麥即將成熟之時,卻是極容易造成損失。
文陽府境內,雨勢稍弱,形式依然嚴峻。
“將軍,近日來降雨頻繁,幾個府縣還沒有大事,只有汲水縣,地處低窪地段,又有大片農田,只怕……”
儒林郎虞良博手捧下面官員呈報上來的文書,一條條講過,當講到汲水縣水災隱患時,王弘毅眉頭皺起來。
“這場雨,的確下的過久了。”站起身立於窗前,望著外面雨簾一片,只覺得潮氣撲面,瀰漫不定。
“虞良博,你覺得,如何方能使汲水縣收成不受影響?”王弘毅轉過頭,看向自己最近甚是器重之人。
心中卻在考慮一個問題,就是薛遠的器量問題,本來好好麥子豐收,自己得了人望,這薛遠也可以趁勢突破命格,並且提出到正七品縣令,現在怎麼就臨到事終,偏偏又出了這一出?
突然之間想起地球上倒黴的某官,上面幾次想提拔,這人才能也夠,但是偏偏每到一處就要出事——幾次下來,讓上面都寒了心,看來命不夠啊
思索片刻,虞良博倒是提出一可行辦法:“將軍,不如在龍女廟內祭祀一次,來祈請龍女庇佑吧!”
“在龍女廟內祭祀一次?”王弘毅轉過身,盯著虞良博片刻,方說著:“你提出這個建議?”
“是,汲水縣縣令是薛遠薛大人,此人想必將軍很是熟悉,能做的工作,薛大人想必已做過了,現在臣能想的辦法,便只有這項了。若將軍覺得這提議實是荒唐,就當臣是胡言亂語……”虞良博平靜的說著。
“不,你提的很好。”王弘毅截住他欲說下去的話,嘆的說著:“這個法子,就試一下吧!”
以薛遠的能力,汲水縣內,人力可以做的,必定都已經做了。
這上天的雨水,卻非人力可左右。
在地球世界,王弘毅就明白,這雨水乾涉,是地球世界唯一幾項勉強可行的範圍,原因很簡單,水氣雲氣微薄,才能受神力干涉。
不過就算如此,這汲水縣內的龍女,有無這種力量,可以一試。
“虞良博,這事便交於你去辦,你速去汲水縣,督辦祭祀一事。”王弘毅想了想,說著:“使其近期停雨,以收穫麥子。”
“諾。”次日一早,一輛馬車,便在幾名士卒護衛下從文陽府城出發。
汲水縣。縣衙
此時雨點在風中不斷落下,或大或小,小的時候,落在臉上,涼絲絲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