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伴去廟裡上香的。說來婦人平日裡也就這些事兒,公主在宮裡悶得久了,剛建府另住,心心念念著外頭的街景也是自然的,待她都看過了,想必興致也就少些了。
說起來,此事也不必操之過急。總歸是一家人,只當哄著她,只要她們常在一處聚聚,外頭自然會傳出些風聲。這柳駙馬爺向來得皇上器重,伯府如今在朝中雖與往常一樣低調不顯,可誰都無法忽略過去。畢竟是尚了帝后之女的族門,起勢乃是必然。縱使許會偏著元家,但哪怕有些風聲傳出去,於王爺在朝中也算有助的。
想過了其中的利弊,賢王妃便笑著應了,只是帕子掩著嘴笑道:“公主可當真中意駙馬爺。”
安陽聽了笑著低下頭去,半晌才抬起頭來,嗔道:“嫂子就別笑話我了!咱們也走了一陣兒了,去那邊亭子坐坐吧。”
賢王妃笑著應了,轉而往花園中的涼亭走去。安陽的步子比她慢了一步,稍落在賢王妃後頭,她看了賢王妃一眼,咬了咬唇,似乎鬱悶地要哭出來。
她能做到的只有這些了。以前去外公府上時,軒哥哥曾說過他家在朝廷上從不參與派閥之爭,現在又避著去大哥哥府上,想必還是這個原因吧……既然他交代她絕不能應,她自然就要想辦法遮掩過去。只是,這大嫂子真不好應付,天知道那日軒哥哥答應陪她逛廟會時她有多開心,如今為了轉移她的注意力,生生把這機會給推出去了,她的心在滴血呢。
雖然心裡百般不是滋味,安陽卻也不敢落後賢王妃太久,生怕她回頭瞧見她的臉色,到時做了這麼多事可就全都白費了。於是忙又扯出笑來,快走幾步跟了上去。
待到了亭中坐下,禾兒上了茶點來,安陽陪著賢王妃聊了一會兒以前在宮中的瑣事,賢王妃便說道:“說起來,有些日子沒見著相國府上的老夫人了。公主前些日子過府探望,不知老夫人身子可好?”
安陽聽賢王妃說起了相國府上的事,不由心裡暗暗佩服,怎麼都叫軒哥哥猜著了呢?於是說道:“外公和外祖母身子都很康健。”
賢王妃聽了笑道:“那便好。”說罷,便回身笑著叫奶孃把小世子抱了過來。賢親王嫡子明誠不過兩歲多些,正是可愛的時候,安陽看著喜歡,就跑過去逗他,賢王妃抱著兒子笑看著,卻是嘆了口氣。安陽不解,問道:“嫂子為何嘆氣?”
賢王妃說道:“也並非大事,不過是當孃的心疼孩子罷了。這孩子是王爺嫡長子,自生下來王爺就疼著,終日說等他三歲了就要教著習武呢。我說怎能那般早就舞刀弄槍的?王爺卻說先練著身子。而且還說在宮裡時三歲就開始學字了,因而對這孩子也是這般要求,說是等過了明年,就要請皇上的旨意,給找個先生教導著呢。我倒是覺得再晚個一兩年也無礙,這拜了師可就得正正經經地學經史典籍了。況且,如今皇上不還在想著叫三皇子拜師的事兒麼?也不知能拜在朝中哪位大人門下。”
安陽聽了一大段,最後聽到三皇子的話,馬上便明白了,說道:“我也不知,上回回宮給母后請安,見弟弟身子好多了,母后也正掛念這事兒呢。”
賢王妃聽了笑道:“自然是,為人父母的自然都是操著心的。想必此事相國大人心裡該有中意的人選才是。其實朝中大臣哪個學識好相國大人自然知曉,也可舉薦幾個人給皇上,這拜師的事兒不就定下來了?”
安陽心裡嘆了口氣,其實說是到府上來玩的,鬧了半天也就是來探她的口風的,她記得柳子軒的交代,於是便說道:“外公原是覺得軒哥哥不錯的,只是軒哥哥說此事父皇心裡自然有人選,當然要聽父皇的。外公也就沒再說什麼了。”
賢王妃聞言略微垂了垂眸,而後便笑道:“駙馬爺說的是,自然是該按著皇上的旨意的。”之後便笑道,“這話題怎越說越重了!還是往別處說罷。”
雖是這樣說,安陽卻有些意興闌珊,只逗了小明誠一會兒,便坐回了原位。賢王妃又與安陽說了些家常話,眼見著快午膳的時辰了,便起身告了辭,只說哪日叫上幾家府上的夫人小姐,一道兒去廟會上瞧瞧。
待賢王妃走了,安陽本該鬆口氣的,卻總是覺得有口氣吊著說不上來什麼滋味,便帶著奶孃和宮人回了寢閣。
屋裡,柳子軒果然靜靜地坐在窗前看著書冊,安陽進了屋便把談話的過程說與他聽。
柳子軒聽罷,放下書冊,垂眸淺笑道:“倒叫公主受委屈了,那廟會的事縱是賢王妃答應陪公主也不會回回都去的,待得了空兒,軒自當補回。”
安陽聞言咬了咬唇,努力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