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我很快得到了簽名本。對於鋼鐵冶金知識,我幾無所知,但書前一篇《我的學術生涯》生動而翔實地記述了徐匡迪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治學、科研歷程,我非常喜歡。本文一開始講到的故事,就載於《我的學術生涯》。另外,在這篇學術自述中,徐匡迪還以題外話的方式,講述了他的名字的來歷——
匡扶正義、迪吉平安(2)
1937年日軍侵佔淞滬後,徐匡迪的父母隨著難民潮向我國西南撤離,當時徐匡迪的母親正身懷六甲。當年12月11日,在浙贛交界處一座古廟裡,徐匡迪早早地來到了人世。在沒有醫生和助產士,甚至農村的接生婆都找不到的情況下,父親在母親的指揮下為徐匡迪接了生。為使徐匡迪銘記國仇家恨,遂為他取名“抗敵”。這個名字一直用到1944年徐匡迪在昆明讀小學二年級時,語文老師說:“日本侵略者失敗已成定局,抗戰勝利在即,我給你改個諧音的名字好嗎?”說著,就用毛筆在毛邊紙上寫下“匡迪”,寓意“匡扶正義,迪吉平安”。從此,徐抗敵更名徐匡迪,沿用至今。
。 想看書來
女部長、女將軍的簽名書(1)
女子到此是豪雄:女部長、女將軍的簽名書
“婦女能頂半邊天”,新中國成立後,在這個口號的指引下,我國的婦女解放運動取得了巨大進步。在世界範圍內,我國女性參與社會生活的程度也居於先進行列。套用一句俗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我國,真正做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傑出女性”。
在我國政界、軍界,女部長和女將軍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們胸襟開闊,幹練豁達,領導一方,業績出色。與鬚眉男兒相比,她們的堅忍頑強毫不遜色,而溫柔細膩又常常勝出。無論在什麼工作崗位上,女部長和女將軍都會使這個工作崗位盎然生出引人關注的別樣景色。在女部長和女將軍身上,記錄著我國女性自尊、自立、自強的前進腳步。
集中了許多女部長簽名的《今日女部長》和許多女將軍簽名的《中國女將軍》,是我的簽名書收藏中,特殊而有趣的珍品。
1995年7月,為迎接即將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全國婦聯組織聯絡部和遼寧人民出版社聯合編輯出版了一套“當代中國傑出婦女叢書”。其中的一本《今日女部長》,收錄了描寫當時中央和國務院6位女部長的紀實文章,她們分別是化工部部長顧秀蓮、外經貿部部長###、紡織工業部部長吳文英、國家科委副主任朱麗蘭、中聯部部長李淑錚、統戰部副部長萬紹芬。由於我和萬紹芬認識,1996年2月22日,她將一本《今日女部長》簽名後贈送給我。
這時候,我已經開始收藏簽名書。為了擴大收藏範圍,我決定提高這本《今日女部長》的“含金量”。我把這本書寄給顧秀蓮,並附上一個便箋:
我是簽名書收藏愛好者,敬請以下各位女領導簽名留念。謝謝。
(請傳顧秀蓮、###、吳文英、朱麗蘭、李淑錚同志,爾後退總參謀部熊光楷)
很快,1996年4月28日,顧秀蓮收到這本書並簽了名,隨後,###等同志也一一簽了名。
《今日女部長》並非這些女部長的著作,而是關於她們的紀實文章。這些文章的可讀性都很強,在這裡,我想著重談談關於###同志的文章,以及我和###同志的交往。
《今日女部長》關於###的文章,題目是《女子到此是豪雄》,下面是文中記載的一些故事:
上世紀60年代,不滿30歲的###在燕山石化的荒山上打眼放炮,開著推土機拓荒;在又髒又累又危險的常減壓車間,她曾在發生意外事故時被氣浪彈得很遠;在修復一條煙道時,身為技術員的她曾經揹著磚和工人們比著幹。
###到北京市擔任副市長,上任伊始,就採取了龜縮政策,給自己定下了第一年不出國、不休假的紀律。她幹什麼事情,都全身心投入,非幹好不行。骨頭越硬越敢啃。她這樣形容自己:“我這個人,第一,肯幹;第二,能夠幹一行,學一行,愛一行。”
調任外經貿部副部長後,###成了西方人眼中強有力的談判對手。她在國際貿易談判圈裡的威望提升很快,並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坦率務實,機敏明快,剛中有柔。她從不打官腔,討論問題不兜圈子,擅長直截了當地把對方最不願聽,但又必須講清楚的問題捅出來。這種單刀直入的風格,頗有“鐵娘子”的味道。美國《商務日報》曾經這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