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的人,對此,他也很疑惑,並不止一次的請求方丈給他剃頭,因為,寺裡的幾個同齡人經常嘲笑他頭上的黑毛,並說這在佛經裡被稱為煩惱絲,是一種很不好的東西。
但方丈死活不答應,黃大牛問原因,對方也不說,只告訴黃大牛,他的資質不夠,佛祖不肯收他。
方丈的回答很奇怪,黃大牛不明白,既然佛祖不收,那他為何能一直住在寺裡吃在寺裡。
所以,他想,自己的資質不夠應該是暫時的,佛祖肯定認為他有潛力,所以他才能留在寺中。
於是,黃大牛便將以後的努力方向定位於如何提高資質這件事情上,他逢人便問與資質有關的問題,但寺裡面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只說自己剃頭的時候,也沒聽方丈說什麼資質,很多人當和尚的原因僅僅是在外面實在是沒法賺錢,肚子餓得受不了了才進來的。
黃大牛忙活了小半年,卻始終找不到提高資質的途徑,於是又想到另外的方法:自力更生。
他偷了老方丈的剃刀,盤算著自己給自己剃頭。
令黃大牛沒有想到的是,平時看老方丈剃頭利索得很,但一輪到自己,才發現剃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黃大牛研究了一晚上,僅僅是把長頭髮割成了短頭髮,讓頭皮見天日的效果完全沒有體現出來,而且,額頭還被剃刀刮出兩道血印子。
結果可想而知,黃大牛被老方丈罵了一頓,還被告知,如若再犯,趕出寺門。
黃大牛本就是在寺里長大的,聽說要被趕出去,自然嚇的不輕。所以,他徹底放棄了剃頭的念想。
但當黃大牛的頭髮又變長後,他還是離開了那個寺廟。
那天,那個胡爺爺來到寺裡,說要帶黃大牛離開,而老方丈,似乎也正是在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他把黃大牛叫來,讓他跟胡爺爺走,並說胡爺爺要帶他去一個享福的地方。
黃大牛自然不肯,哭鬧著不走。老方丈說,這是佛祖對你的考驗,你必須到那個地方住上一段時間,這樣你的資質就達到了,你就能跟師兄弟一樣剃光頭了。
黃大牛問,一段時間是多長時間。
方丈說,這個只有佛祖知道。
所以,黃大牛來到了天庭皇院,吃好吃的東西,睡舒服的木床,練無聊的武功。
在付麥場與馬鴻圖聽了黃大牛自述的經歷後,曾推測過黃大牛的身世問題,馬鴻圖說,黃大牛很可能是某個大官在外面的私生子,大官的老婆是母老虎,不讓他把人帶回家,大官沒辦法,才把他送到寺廟裡。當黃大牛稍大一些後,大官自然想讓他成為國家棟梁,這才有瞭如今這個住在天庭皇院的武功很好的黃大牛。
由此,馬鴻圖還推測,那個大官的老婆有可能生不出兒子來,而黃大牛,是大官唯一的兒子。不然,他也不可能費盡心思花盡銀子把這個有些木訥的人帶到這裡來。
付麥場也編造了一些黃大牛的身世,並與馬鴻圖相互爭辯,比如他認為,黃大牛可能是一個武學奇才,寺廟裡的老方丈覺得,如果一直呆在寺裡,有可能這個天分就給埋沒了,所以才把他帶到這兒。
馬鴻圖嘲笑這個漏洞百出的推測,他說,就算是你說的那樣,老方丈也應該把黃大牛送到江湖上有名的門派去,送到這兒幹嗎,你以為這裡真能培養出大俠啊。
第十七章
馬鴻圖的反問,其實也正是付麥場一直都有的困惑。
付麥場問馬鴻圖,如果這裡不是培養大俠的地方,那是什麼地方。
馬鴻圖說,這裡是賺錢的地方,跟酒樓妓院糧鋪之類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老闆不同,酒樓妓院糧鋪的老闆一般是商人,天庭皇院的老闆是皇親國戚。
付麥場問,那我們習武的目的何在。
馬鴻圖說,這是賺錢的手段啊,酒樓賣酒賣菜,妓院賣春,糧鋪賣大米,咱們天庭皇院,就是賣武功。像我們這些學生,學得好的人以後有機會被朝廷安排到軍隊裡,當個將領。學得不好的,以後愛幹嗎幹嗎,學得實在很差的,就會被趕回家。
付麥場第一次聽說還有中途被趕回家的人,馬鴻圖說,這種事情過一段時間咱們就能見識到了,說不定,就是你或者我。
這應該是馬鴻圖最後一次給付麥場講他認為是很隱秘的一些事情,而且,這一回,他的話真的得到了應驗。
走的那個人是馬鴻圖,雖然不是被趕走的,但他確實走了,留下付麥場和黃大牛,還有那個未爭論清楚的黃大牛的身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