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3 / 4)

小說:全球降臨計劃 作者:童舟

人數多了,一樣可以堆死所謂‘天下第一’。不過這樣的世界……實在太過無趣。”

小昭聞言,一副迷惑不解的模樣。

張新逸伸出右手,用力虛握,空氣中頓時傳出一陣響亮的氣爆聲。“你聽,小昭,擁有力量的感覺是如此迷人。這是個擁有超凡力量存在的世界,可惜力量層次不夠,權力仍然凌駕於個體,所以才會有一群聰明卓絕之輩汲汲追求於權勢名聲,將之當成人生的最高追求,從而忽視了追求武道終極。”

張新逸頓了一頓,輕聲道:“你知道嗎?小昭,今日之我,即使什麼也不做,亦可以攀登到一個常人想象不到的巔峰。然而追逐夢想,最精彩的瞬間並非夢想成真的那一刻,而是這其中的過程,這其中經歷的磨難、險阻、感悟、自我認知才是作為一名強者最為寶貴的財富。所以我甘願投身於這熙攘塵世當中,一點點去感悟一顆最為純粹的強者之心,去不斷超脫、進化!”

小昭愣愣的看著眼前之人,只覺得平時熟悉的公子彷彿變得如此陌生、遙遠,彷彿自己從來沒有真正接近過他。

也許有一天,他終究會離開的罷……

小昭不知道自己為何忽然會有這樣的想法,她的雙眸霧氣上湧,卻強自止住。她忽然輕輕說道:“公子,不管你今後去哪裡,小昭都會一直,一直等你回來……”

張新逸和小昭的對話,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大勝關英雄大會上的一戰,卻如同一顆巨石砸入池塘之中,轟然炸響。

試問最近這段時間,江湖之上,什麼事情最轟動,毫無疑問是陸家莊內,那一場驚世駭俗的大戰。

試問最近這段時間,江湖之上,哪個名字最響亮,毫無疑問是那個一戰成名的明教之主!

“不動明王!”繼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之後,中原武林又出一名頂尖高手,其聲勢之響,名望之隆,還要在當初“南慕容、北喬峰”兩人之上。

因為他的緣故,明教的名聲也好聽了許多,有這麼一位為中原武林爭光的教主,明教的形象也從原來的武林敗類,變成了雖小節有損,但大義無虧的抗蒙組織,並且翻出了不少對抗蒙古的事蹟。

一時之間,明教聲威大震,響應者雲集……

而這個時候,張新逸則已帶著他的部署,來到荊州城內。

他們來此,不為別的,為的就是籌集抗蒙所需的軍餉錢糧。

明教,坐擁數十萬教眾,教內高手如雲,日常的開銷用度十分龐大,雖然明教在中原各地有不少自己的產業,兼有教徒捐獻資金,但這是指在和平狀態下。一旦有朝一日揭竿而起,僅是軍費開支就不是一般勢力負擔得起。

這種情況下,難免就有些心性不堅的教徒恃強凜弱、打家劫舍,這也是當初明教的名聲漸漸敗壞的原因之一。

張新逸既然已經成為明教教主,自然就要負擔起教內教眾的吃穿用度,而他的方法也十分簡單,就是——挖寶!

遍觀金書之內的寶藏,也有不少,然而真正有價值的卻只有幾處。

首當其中的就是金陵城的大功坊寶藏,只是此地的藏寶圖原系金蛇郎君所有,金蛇郎君逝後被袁承志得到。至於玉筆山莊附近的闖王寶藏太過遙遠,地處滿清腹地,找到了也運不走;四十二章經的寶藏地點不詳,書中也沒有明確點出,需要集齊八部四十二章經,而且鹿鼎山可是滿清龍脈所在,想瞞過滿清耳目偷偷取出寶藏根本不可能。

那麼最後的選擇就是荊州天寧寺的北魏寶藏,荊州沒有什麼說得上名號的勢力,唯一一個大反派淩退思也只不過是一州知府,雖然可以調動朝廷兵力,但在武林高手眼裡根本算不得什麼……

江陵,又稱“荊州”,還稱“七省通衢”。此處地處鄂中南腹心,東臨鄂渚,西通巴蜀,南枕長江,北扼中原,因“以地臨江”、“近州無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

此處地處中原腹地,暫無戰火侵擾,故而還算得上繁華安定,百姓安居。

荊州城內的天心居,據說這家酒樓的後臺來歷不淺,一向是文人雅士和高官顯貴聚餐飲酒之地,販夫走卒想要進來一觀都是極難。

這一日,天心居招待了幾個特別的客人。三樓靠近河畔的窗臺邊上,一名白衣白袍、相貌俊朗的公子端著一杯普洱茶,正在靜靜品茗。

他的身旁,一名相貌俏麗婀娜的少女亭亭而立,面含淺笑,素手倒茶。

至於這對主僕後面另外六名奇形怪狀的怪人,則在另外一張桌子上據案大嚼,行為粗俗不堪,引得周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