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義憤填膺。
“豈有此理!”楊逍一掌拍下,掌風在地面激起一道淺坑,怒道,“這吳三桂真是狼子野心,難怪當日做出放清兵入關的事來。如今看我方勢大,居然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聯合清軍,妄圖連手夾擊我等。”
“吳三桂這麼做就不怕引起天下群雄圍而攻之?”
“他本就是滿臣,如今不過再一次投降滿清,更何況如今滿清弱勢,更要倚仗於他。”
“跳樑小醜罷了……”張新逸擺了擺手,漆黑的眸子閃現出一股深沉的殺意,“本來想等滅了清廷再慢慢收拾這位平西王,不過既然他如此急不可耐的跳出來,那麼本尊也定不能讓他失望。”
手掌握住,內力一鼓,密信盡化粉末,從他的掌心飄散而下……
七日之後,平西王吳三桂被明教高手刺殺於中軍大營當中,此事一經傳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一時之間,天下群雄眾說紛紜,說什麼的都有。
有說這明教教主其心不軌,一意自家稱帝,在還沒有完全打敗清軍的時候,就殺害同舉反清大旗的平西王,其心險惡,實不是明君之選。
還有的說這明教教主嗜殺成性,手下教眾一個個都是飲人血,食人肉的妖魔鬼怪,極力醜化明教之主的形象。
明教刺殺吳三桂就像一個導火索,引得野心家、投機者、清廷貴族紛紛跳出,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髒水都潑到明教身上。
而在平西王吳三桂風光下葬後,平西王之子吳應熊和其麾下十萬關寧鐵騎在他墓前立下重誓,誓要和明教勢不兩立,一決生死!
雖然不久之後,之前被吳三桂忽然囚禁起來的紅花會群雄站出來竭力闢謠,稱吳三桂是和清軍相互勾結,這才引來明教刺殺的真相,不過這個時候紅花會的聲音已是微乎其微,再難堵悠悠之口。
正所謂三人成虎,群情洶洶,說的人多了,沒有的事也變成了確有其事,原有的陰謀也引申出無數陰險毒計。
正當所有人以為明教走了一步臭棋後,張新逸應對的策略是:一路碾壓過去。
碾壓一切!鎮壓天下!有不服的,碾壓過去!有異議的,統統鎮壓!在絕對的力量之前,再多的鬼蜮伎倆也不過是疥癇之患,不足為慮。
半月之後,明教大破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率領的十萬關寧鐵騎,斬敵三萬,俘敵無數。
其後半年,明教勢如破竹,一路攻破清軍三省之地,將清廷半數江山收入囊中。
又是一月,明教在一場壓倒性的大勝之後,隨即坑殺清朝投降的兩萬八旗軍隊。諸國震動!天下震驚!
清朝,在滿人奪取漢人江山不足百年之後,終於走向了落幕。而他們曾經引以為傲的滿清八旗,在張新逸斬盡殺絕的冷酷手段下,榨盡最後一滴鮮血。
就在明教擊破清軍最後一支軍隊不久,京城的一支漢將統領突然率領部下叛變,襲擊了紫禁城,將滿族的一干皇親貴戚,不論男女老少,盡數抓起,而後派去信使,降於明教。
盛京,清廷的首府,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被明教拿下。
張新逸入京後,盡斬滿族貴胄、前明降臣,其殘酷暴虐的手段讓天下為之心驚,讀書人罵聲四起,不過這樣的聲音在他親自帶兵,迅速平定國內叛亂後,大多銷聲匿跡。
不滿一年時間,這場轟轟烈烈的反清戰爭,就此落下帷幕,最終的勝利者,儼然便是一路勢不可擋的明教。(未完待續)
第156章 神州風雲起
明教滅清之後,入主盛京,其後不過數月,便即平定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各藩,鄭克塽眼見形勢不妙,連忙撤兵,試圖退走臺灣,卻被明教一路銜尾追擊,生生在其登船前將其拿下,押赴盛京。
對於這位國姓爺的後代,張新逸還是予以了一定程度的照顧,免其死罪,將其軟禁在京中,不過卻誅殺了權臣馮錫範及一干心腹將領。至於另外幾位曾經的清朝降將耿精忠、尚可喜以及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則一概斬盡殺絕,誅其滿門。
不過短短一年時間,明教便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擊敗清廷,平定各藩,至此,群雄俯首,天下靖平。
不久後,在明教上下的恭請下,原明教教主張新逸於清廷原來的都城盛京黃袍加身,登基稱帝,立都“天都”,為“明武帝”,建國號“後明”。
張新逸稱帝后,神州大地的戰火卻並未平息下來,皆是因為北邊強大的蒙古帝國,在經過短暫的休養生息後,終於完全消化了滅亡金國得到的力量,實力再一次突飛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