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的人,將一種整體的觀點運用於人類心理學。
(5)認知的觀點(cognitive perspective)
中心是人的思維以及所有的認識過程——注意、思考、記憶和理解。
行為只是部分地由先前的環境事件和過去的行為結果所決定。一些最重要的行為是從全新的思維方式中產生的,而並非是從過去使用過的可預測的方式中產生。想象與過去和現在完全不同的選擇和可能性的能力,使人們能夠朝著超越當下環境的將來而工作。
(6)進化論觀點(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心理能力和身體能力一樣,經過了幾百萬年的進化以達成特定的適應性目標。把極長的進化過程作為中心解釋原則。
(7)文化觀點(cultural perspective)
研究行為的原因和結果中的跨文化差異
確定研究者發展出的理論是否適用於所有人,還是隻適用於一個更小的特定人群。
第二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 發現的背景
發現的背景(context of discovery):是研究的開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透過觀察、信念、資訊和一般的知識,人們形成一個新的觀點或者對於某種現象形成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思考方法。
理論(theory):是一個組織起來的概念集合,可以用來解釋一種現象或一系列現象。決定論的假設,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結果,或者說是由其所決定的。
大多數心理學理論有一個一般的核心,即決定論(determinism)假設,認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結果,或者說是有其所決定的。
假設(hypothesis)是對原因和結果關係的試探性的、可以檢驗的闡述。
二、驗證的背景:客觀性的保障
驗證的背景(context of justification)是把證據拿來驗證假設的研究階段。
科學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透過將錯誤降低到最小,提出可靠的歸納等方法來收集和解釋證據的一般的程式集合。
1、觀察者偏見和操作定義
觀察者偏見(observer bias)是由於觀察者個人的動機和預期導致的錯誤。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意味著在資料的收集階段使用統一的、一致的程式。
對概念含義進行標準化的策略我們稱為操作化。
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以測量它或決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式來界定一個概念,在一個實驗內使含義標準化。
變數(variable)是一些在量和質上變化的因素。
在實驗中,其值相對於情境中其他變數而言獨立自由變化的刺激條件叫自變數(independent variable)。
其值是一個或更多自變數變動的結果的變數被稱為因變數(dependent variable),他們依賴於刺激條件的變化。
2、實驗法:另一個可選擇的解釋和控制的必要
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s):操作一個自變數來觀察其在因變數上產生的效果。這種方法的目的在於明確一種強烈的因果關係。
(1)客觀性的挑戰
當一些不是實驗者有意引入到實驗情境中的因素確實影響了被試的行為,並對資料的解釋增加混亂的時候,我們稱這些因素為混淆變數(confounding variable)。
當研究者或觀察者向被試暗示他所預期發現的行為,並因此引匯出期望的反應時,非有意的期望效應(expectancy effects)就發生了。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效應。
當沒有任何一種實驗操作時,參加實驗的被試也改變了他們的行為,這時,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就產生了。當行為反應受到個人對做什麼和如何感受的預期的影響,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產生某種反應程式的影響時,安慰劑效應就發生了。
(2)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