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的石頭,無用嗎?它可鑿成這樣的物件。”
“這是舊物利用的道理。”
“當石頭變成了石燈,擺在庭院中,它成了死物嗎?不是這樣子的啊。看看這層青苔,無用之物,煥發生機……”
這第三層的感悟,在夏羽腦中,化為了一句詩: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是了!”
低吟著,夏羽眼睛驀地一亮。
在剛剛午覺裡,那個不知名的存在,其實已經“明示”他了啊!
“……在我的時代,我能做出我的‘寂龍面’……現在我想吃到新鮮的料理……”這句話浮現腦海時,夏羽站在那,靜靜的笑。
老樹開花?
一種傳承?
沒問題!
讓我來滿足你吧!
目中迷茫盡去,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的躍躍欲試,夏羽握了握拳頭,“嘗試看看吧。”
所有的感悟,終究要化為實踐。
知行合一。
廚之道,不動手,永遠得不到真知。
……
方丈院。
電風扇在茶室,咿呀呀的搖頭吹風。
說起來,食林寺明明是壕得不行的美食界巨頭,連運輸食材,都用直升機,但找遍寺廟居然沒有一部空調,是個啥子情況?除開專業廚房的裝置,在外頭,一盞電風扇,就是這盛夏時令,非常難得的納涼機器了。
而且電扇有著一股**十年代的氣息。
“呼”
連續幾杯熱茶下肚,青木宗太的腦門上,汗液滲流得更多了。
僧服半解,青木宗太坐姿神情,就一個字:
放浪形骸。
可偏偏上了年紀的一真住持,也是袒胸露那個啥,啜飲熱茶,還發出嘖嘖的聲響。
砰。
青木宗太茶杯一放,笑哈哈道:“老師,你說咱們的夏講師,多久出來?”
他抬手指了指山下。
茶寮四面敞開,而方丈院,在寺廟中又在地勢高的地方,居高臨下,倒也可以望見夏羽居室的情況。一扇門在從午間,到午後,很久沒有動靜了。
“出來容易,進門難。”老和尚笑呵呵。
在這位老住持看來,沒個幾天功夫,那位年輕人,悟不到附著在石燈上的禪機。
至於‘寂’,又是禪機更高深處了,想都別想。
老和尚顯然還沒吃過夏羽的極上之作。所以,他的判斷,沒有一毛錢問題。
青木宗太當然聽出“禪機”,嘖一聲,“其實,老師我們早該打掃寺院了,這次是夏講師,下次又是誰呢?再怎麼說,食林寺,也是半個佛門淨地。”
語氣有微妙的小心翼翼,邊說,邊觀察老和尚的神情。
一真老和尚只是淡淡嗯了聲。
青木宗太暗歎。
食林寺現在的情況,也算是住持“縱容”的後果。
有些往事,老師還是放不下。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繼續勸下去。
……
午後,涼風習習。
寺廟本就沒幾個人,不是開飯的時間,位於僻靜角落的寺廟食堂,被一叢樹蔭遮蔽,昏暗,比別處更為的陰涼。
木屐聲“噠噠噠”在石頭小徑上,一路通往食堂。
之前還在茶寮,跟青木宗太閒談喝茶的老和尚,這時候,手端木托盤,邁步進了食堂。
托盤上,熱氣嫋嫋。
一碗香噴噴的拉麵,被老和尚擺在案几上。
這張案几,是很特殊的位置,平時沒人敢坐,相當於食堂的“禁區”,但是每奉開飯,有拉麵這種食物的話,案几上必定擺有一份。
“吃吧。”
一真老和尚,一屁股坐在案几側的榻榻米上,對著空氣招呼。
理所當然的沒人吱聲。
桌上的拉麵,熱氣直躥,看氣流波動也沒有任何的異常。
“真是的,還跟從前一樣,每次都要我幫你擺碗,擺筷子嗎?”嘴上發牢騷在說,老和尚還是彎腰從地上的木托盤,拾起一雙黑色的筷子。
筷子叮一聲,擺在碗上。
而與此同時,食堂外,有兩名小僧侶剛好路過,聽到動靜停下,遠遠眺一眼昏暗的屋子,就開始了竊竊私語:
“哇,肯定又是住持偷偷煮麵自己吃了!”
“其實我很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