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會議享開來,沒有參與到此次行動中的其他部隊人員也都開始從個人的角度來分析,如果是自己的部隊來承擔此次突擊作戰任務,會完成得如何,當然,他們也並沒有忘記分析一下有哪些問題是黎勇武和裴揚的報告中所忽略掉的。
一次戰役,收穫的戰果很大,不僅僅取得了斃敵上萬、毀敵裝備無數的戰役戰績,還從戰略上扼殺住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急急調入其第二裝甲叢集在奔薩至巴拉紹夫一線實施強力進攻的勢頭,至於不足萬人的部隊主動進攻一支兵力數萬且取得了驕人戰績的戰鬥,會不會取得對德精神打擊層面上的效果,也就不得而知了,而付出的代價也很大,根據第八機步師師長左平的陳述,他已經下令突擊部隊各加強部迴歸原有編制,機步三團暫時也都回撤到了巴拉紹夫休整。
一次突擊作戰就導致一個機步團基本要“修養”超過一週乃至兩週時間,這從軍事經濟學角度來講,相較於所取得的戰果,顯然是在合乎情理且滿足實際情況的範疇之內,但對第八機步師而言,顯然機步三團的重大損失直接就是意味著整個第八機步師的損失,而且隨著第二集團軍將作戰重心放在巴拉紹夫,擔當戰役中堅力量重任的第八機步師顯然希望每一支部隊都能保持最強大的陣容與狀態。
視訊會議的一大好處就是眾人可以敞開的聊天,也可以在小範圍之內建立聊天,戰區司令薛殿川就找到了黎勇武和左平,三人在一個單獨的聊天室裡暢聊了很久,因部隊損失太大而明顯揹負了很大精神壓力的黎勇武自然是被薛殿川一番說教,作為其上司的左平,不管是不是有戰區司令幫忙說話,從整個戰役角度來講,他都只有嘉獎稱讚黎勇武的份兒,沒有任何道理批評與指責,用他親口在影片聊天中所說的話來講,黎勇武已經做到了很好。
在會議結束之前,第二集團軍參謀長姚斌還提出了一個本屬於第二軍內部的問題,那就是是否還有必要組織新的進攻,因為從第八機步師的角度來講,此戰並未消耗他們太多的兵力和物資,第八機步師至少還能組織兩個乃至三個和剛剛解散的突擊部隊一樣規模的全新突擊部隊。繼續“騷擾”德軍,讓其不能從容組織大規模進攻,可是否有這個必要。姚斌卻把他在會議中提了出來。
當然,如今再次組織突擊部隊對德進行突擊作戰的難度就顯然會更大了,先不說德軍會有所準備,光是因為他們有了一支強援。號稱德軍戰神的古德里安所統帥的第二裝甲叢集已經趕到,再次以同樣的方式進攻,那也就太小看了德國人的戰鬥力,姚斌之所以要在此次會議上提出來,那顯然也是有一定“私心”的。…;
傻子也都能看得出來。第八機步師所組織的這一次突擊作戰是一次漂亮的戰役行動,雖然參戰部隊自身因為損失超過預期而顯得有些鬱鬱寡歡,可對於整個集團軍、整個戰區而言,尤其是北京方面的高度關注,就足以讓第二集團軍亮一回了,多少年了,號稱五大王牌之一的第二集團軍如今還是堪堪第一仗,而如何將這一場小勝利。演變成一場為第二集團軍真正正名的大勝利。顯然,姚斌必須要為第二集團軍的整體利益而“私心”一把。
試問,當前形勢之下,哪一支部隊離熱點戰場最近?顯然,是第二集團軍,第八機步師不僅僅已經在把守關鍵要點巴拉紹夫。還主動進攻了一次,並且戰果還很不錯。更何況第二集團軍其他部隊也都相繼展開,從奔薩到巴拉紹夫這條德軍預計會發起大規模進攻的戰線上。第二集團軍已經是針尖對麥芒般的存在,抗衡名聲在外的德軍第二裝甲叢集,捨我其誰?
再問,在第十三軍還未能進入奔薩地區並向北,往薩蘭斯克和下諾夫哥羅德靠近,以有力支援朱可夫的蘇聯紅軍戰略預備軍之前,在哈薩克阿特勞地區的第六集團軍也不能輕易主動向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發動進攻,中德之間的作戰應該以誰為主?
更加明顯的第二個答案依然是第二集團軍,除卻問題本身已經講述了處境尷尬的第六和第十三集團軍之外,第十一集團軍是把快速反應的快刀不錯,可戰區司令部動用這把快刀顯然還不是時候,戰機並未成熟之下,他們只能在磨刀霍霍,而偌大一箇中亞戰區顯然不能在德軍已經陳兵數百萬的情況下,依然明哲保身的選擇最為呆滯的防禦為上策略,必須以更為積極主動的方式向德軍作戰,透過不斷的有效作戰來持續緩解掉雙方存在的巨大兵力數量差距。
而最後一個問題,共和國陸軍中十三個集團軍,除卻已經被南亞戰區要定了的第三軍和已經來到中亞戰區的第十一軍兩支快速反應部隊之外,第一、二、四、五、六等這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