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2 / 4)

小說:大宋極品國師 作者:標點

淮陰從不足千戶的中下縣一舉變成了三千戶以上的緊縣,而且還是異常的繁榮安定。

勞力中除了流民,還有囚犯,那些罪行不重的犯人以工代罪,不用監工用皮鞭抽打,各個異常的賣力,誰也不敢偷奸耍滑。

這一幕震撼了趙鼎,也讓趙鼎真正體會到了以工代賑的好處。此刻災情嚴重,災民無數,若是朝廷只靠撥款賑賑濟,代價太大,遠不如以工代賑。

所以趙鼎第一時間出言贊成。

張浚話音落下,樞密使胡銓、工部尚書陳規等從淮陰返京的官員紛紛出言附議,他們都是親身體會過以工代賑好處的。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朝中“附議”之聲一片,秦天德聽著這片附議聲,嘴角向上翹起了彎。

看來當年在淮陰種下的種子終於開花了,以工代賑在無任何阻擋。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極不和諧的刺耳之聲響起:“官家,老臣有異議!”

說話的是範同。

第四零四章 賑災第四步浮筷落人頭

以工代賑到底是個什麼意思,身為皇帝的趙眘一時還不是太清楚,畢竟當初秦天德第一次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他還不是皇子。

而等到他曾為儲君候選人之後,秦天德也再沒提過這個概念,以至於今日秦天德老話重提,朝中文武百官紛紛附議,趙眘不明所以,只是不想看著秦天德太過得勢。

因此他將目光看向了史浩,希望史浩能夠提出反對意見,雖然明知道史浩的反對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但他還是希望有人出言反對,因為他不想看到秦天德一呼百應的局面。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史浩顯然是明白以工代賑具體的含義,明明看到了他授意的眼神,但還是附議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正當趙眘極度失落的時候,範同發出了與眾多官員截然相反的聲音:“官家,老臣有異議!”

看到秦天德臉上露出不予之色,趙眘心中暗喜,裝模作樣的問道:“範愛卿,諸位卿家都贊同國師提出的以工代賑之策,為何獨你一人反對?”

他的話說的還是很有水平的,對範同稱“愛卿”,對其他官員以“卿家”代之,其中的門道不言自喻,朝堂上沒有傻子,誰都聽得出來。

他很希望範同能夠整出一番長篇大論來,來駁斥秦天德提出的什麼以工代賑,然而他再次失望了。

他對範同和其他官員截然不同的稱呼使得反動臉色瞬間變得尷尬起來,範同瞄了眼不遠處盯著自己的秦天德,連忙說道:“官家誤會了,老臣不是要反對國師大人提出的以工代賑,老臣認為國師大人提出此策極為英明。

只不過老臣認為如今災情嚴重,戶部又新得了朝廷船隊需要管理,老臣擔心戶部無暇分身,以至於在以工代賑方面有負國師所託,因此老臣希望能夠與翰林學士院共同分擔這一重責。”

原來是想爭權啊!

範同這一解釋,所有人都聽明白了,趙眘就感覺一顆冰疙瘩掉進了自己火熱火熱的胸膛內,怎麼弄都感覺不舒服。

其實範同原本不想這麼直接的,本打算繞些彎子,可是趙眘那種帶有明顯區分的稱呼,使得他不敢再繞彎子,生怕秦天德會有所誤會。

他是想要擺脫秦天德,但是他知道秦天德的手段,他不想跟秦天德硬拼。

“右相放心,我戶部早已有了以工代賑的全盤計劃,絕對不會有負國師大人信任,必定能夠和翰林學士院諸位同僚,一同將以工代賑推廣開去。”李瑜雖不爭權奪利,但到手的權利他也不會輕易吐口,不然很容易造成戶部官員人心渙散。

再說了,範同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很清楚,由他來辦此事,絕對比範同要強得多。

對於李瑜,範同根本不屑一顧。

沒錯,你李瑜是秦天德的心腹,可我範同同樣是心腹,而且比你投靠秦天德要早得多!

範同沒有理會李瑜,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秦天德,等候秦天德的決斷。可是他發現秦天德沒有絲毫開口的意思,只是微笑的看著他,這種微笑看似很溫柔,可是他卻感覺到了一絲冰冷的氣息,讓他有些不寒而慄。

壞了,看來李瑜這個心腹要勝過我這個心腹!

想到這裡,範同慌忙轉向李瑜,臉上堆起笑容:“李大人既然如此有把握,那是本相多心了。都是為朝廷辦事,如果李大人將來人手不夠,儘管開口便是,本相一定大力相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