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2 / 4)

小說:大宋極品國師 作者:標點

,足以令本就分裂的吐蕃各族心中憂恐,部落紛紛西遷,崑崙山脈、金沙江以東竟沒有吐蕃部落敢於安居,使得格爾木、青海、積石山、大渡河等地都落入宋朝版圖,宋朝國土足足擴大了四分之一還要多,秦天德這才上述,請趙昚下旨,令王貴率軍東還。

宋朝內外的一系列變故,金人、西夏與西遼都看在眼中。當宋與吐蕃停戰之後,三國都快速派遣使節入宋慶賀,與宋結交,大肆吹捧,再沒有以往那般對宋百般無禮之舉。

就連不敢入宋的吐蕃也託大理派遣使節,替其向宋轉達求和之意,聲稱願世代對宋稱臣,年年納貢,只求宋與吐蕃世代友好,永不侵犯。

這些變化不但令得年輕的趙昚瞠目結舌,就是朝中百官都不敢相信。

宋朝何曾有過如今的地位?哪怕是太祖建國平定各方最為強盛時,也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與遼國戰爭中失敗,之後就是一連串的賠款納貢,何曾有別國向宋納貢?

另外,吐蕃明明不是被宋侵略,按說入侵吐蕃的宋軍應不是正義之師,怎麼其餘各國都無人指責,就連吐蕃都沒有表露憤怒,反而請求與大宋關係和睦的大理國,派遣使節前來說和?

勝者為王敗為寇,看來到處都能夠適用啊!

這一系列的變化,在有形無形中刺激著趙昚以及朝中諸多官員的心靈與思想,大宋積弱已久的風氣在慢慢轉變,一種誰也想象不到的思想正在無聲無息中悄悄滋生。

公元1153年下半年,平地了吐蕃入侵,將國土面積擴到了四分之一的宋朝突然對完顏亮不宣而戰,三路大軍同時對完顏亮控制的金國地域用兵。除卻佔據山東半島的六萬宋軍沒有動作外,其餘三路大軍,近三十萬兵馬自南向北開始推進,意欲合圍完顏亮所在的汴梁城!

與此同時,秦天德的殺胡令再一次擴大,此次擴大的內容直接揭示了其意欲北伐收復失地滅亡金國之心,因為這一次被納入殺胡令之中的是女真族!

完顏亮不是庸碌之輩,在於完顏雍的戰爭中,一直防範著南邊的宋軍。他派人跟已經稱帝的契丹人移剌窩斡取得聯絡,雙方合力夾攻完顏雍,這使得他可以分出部分精兵,把守要塞關隘。

當女真族被列為殺胡令中的一胡時,完顏亮和完顏雍同時肯定了宋朝的意圖,雙方立刻罷兵止戈,各自統軍元帥僕散忠義與紇石列志寧陣前和談,商定先平宋軍,再談其他。

在女真族面臨著生死存亡考驗的時候,金人終於團結了起來。紇石列志寧率領大軍南下以抵抗北伐的宋軍,而完顏雍在分出部分兵力繼續剿滅叛亂的移剌窩斡之餘,也命僕散忠義統率金兵精銳八萬,各族籤軍十萬,號稱三十萬大軍南下,欲助完顏亮一臂之力。

然而這時候他們才發現,他們一直仰仗的銳不可當的騎兵再也不能為所欲為了,而處於守勢的城池關隘,堅固的城牆再也無法保證他麼的安全,每一路宋軍中都配置了上萬人的火器營,其層出不窮的火器威力,不但令得戰馬驚慌,騎兵慌亂,就是城門也經不起火器之威!

公元1153年,被後世稱為火器史上劃時代的一年。

在這一年,宋軍將研製了近十年的火器成果完全展現在了世人面前。金屬製成噴出火焰的長竿火槍、被投石機丟擲的瓷罐裝置的天女散花彈、埋於地下,專門用來伏擊的敵軍的地雷等等等等,逐一展現在世人面前。

面對以火器營為先鋒,見關破隘,見城炸門的宋軍,完顏亮所部節節敗退,無數漢人籤軍趁機倒戈,斬殺金人將領成建制的投降宋軍。

而隨僕散忠義率領的號稱三十萬南下馳援完顏亮的大軍準備攻打佔據山東半島的六萬宋軍時,那六萬宋軍卻乘船出海,趁著金國後方空虛,沿海路北上攻打遼東半島,並且打出了將旗,旗上只有一個“韓”字。。。

第六一七章 秦天德的最後一件事

韓世忠的出現,或者說是“死”而復生成為了壓垮金國的最後一根稻草,尤其是韓世忠直接放棄山東半島,轉而攻打金國的“龍興之地”東北,在完顏雍後背狠狠的插著一刀,令得僕散忠義所統率的大軍不得不分兵回援,至於說完顏亮此刻面臨的危機,只能暫時寄希望於完顏亮的龜縮堅守了。

針對韓世忠孤軍北上,樞密院經過研製,稟報趙昚,責令東路軍元帥嶽雷揮師快速北上,放過已經處於被動防守的完顏亮餘部,直接自運河北上,趁著山東一帶暫時處於宋金雙方真空地帶,沒有太多抵抗時,以迅疾之勢攻打燕京,從而威逼東北,為韓世忠的六萬大軍牽制敵人兵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