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孫傳庭能坐上三邊總督的位置,朝廷將西北的一些問題解決,那麼孫傳庭才可能回京任職。
不是誰都願意待在西北這等苦寒之地的。
但是西北的開發與治理,又需要一位長期待在西北的肱股棟樑才行,不然政策根本無法得到延續,朝令夕改這種事情,在官場上實在太常見了。
所以除了孫傳庭合適外,朱由校實在想不到第二個人來。
朱由校倚重的那批肱股棟樑,隨著時間的推移啊,已然邁上了不同的路,他們何時能齊聚一堂,這是連朱由校都無法預判的事情,畢竟要解決的積弊與毒瘤實在太多了。
“陛下,涉及陝西賑災的錢糧,國庫恐短時間內難以籌措出來。”在朱由校感慨之際,畢自嚴猶豫了很久,還是講明瞭實況。
“暫由內帑撥一部分,著孫傳庭解決一部分。”朱由校輕嘆一聲,看向畢自嚴道:“若是還有差額的話,國庫要設法擠出來。”
“臣遵旨。”
畢自嚴作揖應道。
做大明的財相,這真不是好當的,看著畢自嚴疲憊的面龐,朱由校哪裡不知畢自嚴承受的壓力。
再者說能讓畢自嚴張口講這些,就代表著畢自嚴真的沒辦法擠出來了,所以不能再逼畢自嚴了。
畢自嚴這位大明財相,至少要做到天啟十年,不然貿然換其他人上,只會讓先前的種種努力前功盡棄。
有太多的事情,不是靠嘴上說說就能解決的,這需要腳踏實地的走好每步路,才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見到對應的成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