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3 / 4)

小說:江南第一媳 作者:抵制日貨

不容易。”

說著在他對面坐下,將盒子放在几上。

周昌問道:“這是什麼?”

王亨道:“有樣東西,想請賢弟鑑別一下。”說著開啟盒子,取出幾張紙。其中兩張字帖兒很完整,上面錄的是詩文;最後一張只能算紙條,看情形是從別處裁剪下來的。

那字條,正是從馨兒留給王亨的信上剪下來的;一張字帖上的《採蓮曲》是馨兒以前抄的;另一張字帖則是從孟清泉房中搜出來的,是孟清泉的親筆。

王亨將紙條放在中間,馨兒和孟清泉的字帖放在兩邊,對周昌道:“請賢弟鑑別一下,這三個筆跡。”

周昌見他鄭重,也坐正了身子,俯身仔細瞧了一回,道:“點燈來。表哥有放大鏡嗎?也拿一個來。”

自從望遠鏡在軍中普及後,放大鏡也被研製出來,鑑定珠寶和書畫常用到,王家當然不會缺。

王亨道:“有放大鏡。”一面起身去拿,一面吩咐點燈。

都預備妥當,周昌才仔細驗看。

一刻鐘後,他對王亨道:“這字條上的字,和這首《採蓮曲》如出一轍,然小弟以為,二者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這字條上的字,應該是模仿的筆跡。”

王亨激動地問:“何以見得?連我也沒看出來呢,你也說如出一轍,怎麼又說是模仿的?”

周昌解釋道:“筆鋒走勢不同。這字跡雖然幾可亂真,但小弟總覺得這筆鋒走勢有些奇怪,很怪!”說罷又用放大鏡去觀察,依然肯定道:“是模仿的。”

王亨又將孟清泉的字帖兒推到他面前,問道:“那這個呢,可是與這字條出自同一人之手?”

周昌搖頭道:“不是。”

王亨道:“你肯定?”

周昌道:“我肯定。”

王亨疑惑道:“你再仔細瞧瞧。”

周昌奇道:“這有什麼可瞧的,這一眼就能看出來,分明是兩個人寫的,毫無共同之處。”

王亨自然知道。

他雖不如周昌會鑑賞,卻也不是外行,這兩種筆跡毫不相干才令他不解,所以才請周昌來幫忙。

他斷定孟清泉調換了他和馨兒的信,現在周昌也說馨兒留給他的信是假的,但這假信為何與孟清泉的字跡不同呢?分明出自兩個人之手。

難道,這假信不是孟清泉寫的,是吳氏寫的?

王亨立即否定了這個想法。

吳氏可沒那個書**底。

或者是吳繁仿造的?

王亨也否定了這想法。

當時,他和馨兒每天都透過墨雲傳信,若那造假的人不在王家,如何能來得及偽造並迅速替換?

王亨深深地迷惑了。

他對周昌道:“此事對為兄來說很重要。順之,請你回去跟老太爺說一聲,改日我登門向他老人家請教。”

他隱隱有個想法。

不過,要進一步證實。

周昌見他不信自己的判斷,也沒生氣,爽快道:“表哥放心,小弟回去告訴祖父。表哥什麼時候去?”

王亨道:“明天吧。明天傍晚。”

兩人約定了時間,王亨又把東西收了,才敘別話。

周昌見他並不讓自己帶回去,要親自上門討教,便知事關重大;王亨又叮囑他不可對外說,他更謹慎了。

周昌在王家吃了晚飯才走。

次日,王亨帶著這些字紙,上週家請周老太爺鑑別,然周老太爺的鑑別結果和周昌一樣。

見王亨失望,周昌安慰道:“表兄莫洩氣,小弟總覺得這仿造的字跡有些特別,容我好好想想。”

王亨道:“如此,有勞順之了。”

周太爺忽道:“這是左手寫的!”

王亨大喜道:“晚輩也是這樣猜測的!”

周昌恍然道:“我就說奇怪,原來是這樣。左撇子寫的,當然和右手寫的有差,不是行家根本發現不了。”

王亨問道:“周太爺,倘若她還模仿了其他人筆跡,字型與這不同,太爺可能鑑別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周太爺傲然道:“當然能!”

又指周昌道:“順之也能!”

王亨笑道:“如此,晚輩先謝過。”

周昌忙問:“怎麼回事?”

王亨道:“暫時我也說不清楚,只是我若推測不錯的話,將來定有勞煩太爺出面的時候。還望謹守秘密。”

周太爺是典型的儒家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