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王亨只認林馨兒這個妻子,林馨兒也牙尖嘴利,當眾點明她母女的心思,譏諷她在王亨病時不上前,現在病好了卻湊上來,讓她母女顏面掃地。她怎能受這屈辱?
雙方爭執不下,曾慶年和公孫羽都看向王亨,認為他該傳孟遠翔和王諫上堂對質。
王亨冷眼聽了半晌,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他叫祖母和母親過來,是怕吳氏顛倒黑白。現在已經辨明,他又怎會浪費時間,捨本逐末,耽誤正事呢。
他突然喝道:“此事不必再爭!別說沒誤會,就算真有誤會,你就能據此殺人了?孟吳氏,你是如何謀害本官妻子的,從實招來!”一句話拉回了正題。
吳氏還沉浸在回憶中,還在憤怒不平,聽了王亨的喝問,張口就想抵賴,忽想起自己原先的打算,又冷靜下來。
她努力平復心情,又理了理混亂的思緒,接上之前的話,繼續坦承罪行:她痛恨林馨兒踩踏她母女,發誓要報復。她善調香,調製香料時加入林馨兒的月信汙血。林馨兒和王亨吵架後,被老太太關進佛堂。她只等林馨兒被放出來,就尋合適的時機用香料刺激老虎,謀害林馨兒。
林馨兒若在混亂中被老虎咬死,誰會懷疑?
為了避免牽連到孟清泉,她給侄兒吳繁悄悄傳信,要他來接孟清泉回家。而她自己以治病為由,繼續留在王家,伺機行動。為此,她時刻關注林馨兒的動靜。
所以,當林馨兒那晚逃離王家時,她立即發現了。
她當機立斷,改變計劃:要在王家外面除掉林馨兒,這樣更能撇清干係,且天衣無縫。大家只當老虎發狂了逃去山中,咬死了林馨兒純粹是她倒黴,誰叫她大晚上離家出走的!
那時,吳繁正在華陽鎮附近。
吳氏急忙給吳繁傳信,要他趕來王家院外;又讓周媽隔著院牆把香料扔給他,要他尋找並跟蹤林馨兒,並一路撒香料。而她自己卻在王家作妖,用同樣的香料刺激老虎,令它發狂,衝出籠子,然後循著氣味追蹤林馨兒去了。
後來,自然是林馨兒被虎吞噬。
老太太和王夫人聽的怒不可遏。
王亨壓制住激盪的心情,一字不漏地聽著並推敲。
吳氏剛一停頓,他立即喝道:“一派胡言!吳繁並不認識馨兒,也不知馨兒離家後往哪裡去,要如何找她?”
吳氏一滯,隨即道:“華陽鎮能有多大,晚上又沒人,只有林馨兒在外晃盪,找她還不容易?”
王亨道:“可是馨兒進山了。黃山何等險峻,白天進去還要做萬全準備,吳繁晚上找人談何容易!”
吳氏道:“可吳繁找到了呀。”
王亨逼視著她道:“你撒謊!”
他再命人傳證人,乃是吳家兩個僕婦。
一媳婦證明:她家過世的太太(吳繁之母)極善調香。
另一婆子證明:九年前九月份,二少爺吳繁曾先後兩次外出,第一次外出幾天後才回來,第二次有七八天才回。
作證完畢,兩人退下。
人們學習某項技能,不可能憑空而入,必定要走一定的門徑,這條門徑就是前人已經研究出來的成果。蘇莫琳學調香,師從於芳姑姑;芳姑姑受蘇莫琳所託研製迷惑老虎的香料,也是翻遍古籍,並向知名的行家請教。芳姑姑在向一位宮中出來的老嬤嬤請教時,無意中得知她當年曾教過吳繁之母吳夫人,說吳夫人擅長調製此類香料。
蘇莫琳將此事告訴了王家。
那時,王亨尚未歸來。
等王亨回來,王諫告訴了他,王亨卻說,他在徽州已經查明瞭吳夫人善於調香的事,連證人都暗中送進京來。
因此,王亨對吳氏道:“那香不是你調製的,是你託你孃家嫂子調製的。吳繁去華陽鎮也不是接孟清泉回家的,你母女早就和吳繁內外勾結,要謀害馨兒!”
吳氏矢口否認道:“不,是我,是我……”
********
二更求月票。
第358章 判決孟清泉
王亨打斷她道:“你們早就預謀好的。你知道馨兒要離家出走,吳繁在外時刻盯著王家,所以才能在馨兒離開時跟上她。說,還有什麼沒交代?你想獨自承擔罪行,為孟清泉開脫,那是做夢!告訴你,你便不說,本官也能判你女兒斬刑。你若執迷不悟,休怪本官無情!”
吳氏頓時癲狂起來,尖叫道:“你敢!這事是我一個人做的!刺殺梁心銘也是我的主意,是我攛掇我家老爺派人的。我一人做事一人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