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東家為了降低人工費用,極盡手段盤剝工人,彼此之間衝突愈來愈尖銳,須得早日立法防範。可惜他當時沒太在意。不僅這件事,還有梁心銘提出的製造不用馬拉自己會跑的車,他當時也沒在意。事實證明,這兩件事都至關重要。
梁心銘從不無的放矢!
與靖康帝同樣震驚的還有左相嚴暮陽和忠義侯方無適。他們本就是錦商,再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這中間的干係了,真讓林家使出來,民心必歸順!
既然他們如此清楚,為何沒有發現呢?因為嚴暮陽被左端陽排擠去了北疆,方無適在南疆鎮守邊關,為免惹麻煩,兩家的買賣都收縮不少,故而未留心。
只有王亨還算鎮定,安慰靖康帝道:“皇上,這件事青雲早已留意,最近都在撰寫相關律法。”
靖康帝道:“宣梁心銘見駕!”
他感覺手心汗津津的。
他要即刻見到梁心銘,問她要如何立法,才能避免從西北至江南,幾十萬僱工被人利用。
王亨一怔,看看皇帝臉色,雖萬般不願,也只得遵旨;再者,這也是個立功的機會。
梁心銘天天忙著撰寫《勞動法》,他倒成了在旁紅袖添香的那個人,並負責為她拾遺補缺、刪改校正,如此辛苦,若能派上用場,也不枉白忙一場。
林子明聽說梁心銘早有準備,很是詫異又是梁心銘!林家遇見她,彷彿遇見了剋星。
靖康帝見他這樣,心裡總算好過了些。
等梁心銘的工夫,靖康帝不想閒著,閒著就想到林子明那可怕的籌謀,於是轉向張伯遠。
他連下幾道聖旨:
首先,令張伯遠繼任玄武王。
其次,賜婚王家四姑娘,三日後完婚。
皇帝道,這是玄武王在摺子上請求的,說長子為黃氏所害,蹉跎了終身,戰場上生死難料,萬一他不幸為國捐軀,不希望長子守孝三年後才能成親,再不能誤了。
第三,迎娶王家四姑娘後,為玄武王大辦喪事。
********
感謝親們打賞和投票支援原野,愛你們喲,一更來鳥(*^__^*)
第810章 梁心銘和勞動法
張伯遠自聽了林子明那番話,眼底有了波動,面上也有了些生氣。父王自殺式的求死,他無法不怨恨靖康帝,然看著眼前這一幕,終領悟父親對他的告誡:這一切都是林氏謀反造成的,朝廷和皇族也是受害者。
靖康帝忌憚玄武王族、防範他父子,他父子又何嘗沒有防備靖康帝?若之前靖康帝貿然向玄武王族下手,玄武王族絕不會坐以待斃,只怕順勢就反了。
玄武王族沒有妄動,一是因為靖康帝未妄殺無辜,二是他父子見白虎王族精心籌劃的謀反曝光後,就如同暴曬在烈日下的冰層,積澱再厚,還是不斷消融,玄武王族又有什麼底氣?若謀反,林氏就是前車之鑑。
因此,玄武王思謀對策。
最終,他以一人之力破局!
他怕自己死後,張伯遠做出不智舉動,因此留密信告誡兒子:自己的選擇與皇帝無關,等於戰死沙場。要兒子不可心懷怨憤,若做出糊塗之舉,不但白費了他精心籌劃的大好局面,且會給家族帶來危害,切記!
張伯遠聽了皇帝三道旨意,終明白父王的苦心果然是精心籌劃的大好局面,不過受益的是兒孫們,可憐父親正當壯年,壯志未酬便白白犧牲!
他伏地叩首道:“微臣,叩謝皇恩!”
再抬頭時,淚如雨下。
靖康帝眼睛也溼潤了,親手扶起他。
君臣執手相望,這一刻同仇敵愾。
靖康帝令賜上等棺木收殮玄武王,又命左相右相等人親送玄武王靈柩回府,一面令王亨準備嫁妹。
計議已定,眾人轉去刑部大堂。
靖康帝道:“去大堂。梁卿家懷著身子,來這殮房不吉利,萬一沾染不乾淨的東西,豈不麻煩。”
眾人見他對梁心銘如此上心,都心照不宣。
王亨忙道:“先送王爺回府。”
他也記掛此事,卻沒有當眾說出來,死者為大,當然要先將玄武王后事安排妥當,才輪到其他。
再說王府,梁心銘正見卿陌。
卿陌受趙子儀委派回京,向梁心銘回稟荊州岷州之行結果,並帶給她幾箱子東西。
林家覆滅,官兵在荊州和岷州都查抄出大量財物,因王家放過話,要隆重迎梁心銘進門,趙子儀人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