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亨佩服極了。
這頓酒宴有三道關考驗:第一道是那香囊,第一道是第一杯酒,最後則是那些酒菜。
三道關環環相扣的。
若是心懷坦蕩的,放開吃喝,沒事!若是心虛膽怯,不管是丟了香囊,或者倒了那杯酒,都不能過關,因為香囊的香氣和酒配合,才能解酒菜裡的毒。
皇甫仁在進門時特地提醒眾人戴好香囊,這算第一道心理攻勢。開席前第一杯酒,王亨又言明:這杯酒是他辨明忠奸的清心酒,若問心無愧,便喝下去,這是第二道心理攻勢。連續兩道心理攻勢,反賊根本無法坦然。
你不吃菜也不喝酒?
那不是告訴王亨心裡有鬼嗎?扔了香囊,又不肯喝酒,什麼都不吃,這麼謹慎不是反賊是什麼?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有龍禁衛盯著呢。
還真有人這樣。
就是嚴老爺子。
所以,當王亨喝命“都帶走”時,龍禁衛們如狼似虎地上前,也不管人已經暈倒,依然捆了個結實,拖死豬一樣拖走了。嚴老爺子沒倒,也一樣被捆綁得結結實實給帶走了。他還不服,不住抗議,又叫嚴楚瑜,嚴楚瑜一言不發。
第542章 引蛇出洞
清理了一批人,議事堂上空曠多了。
王亨目光炯炯地看著林子明和耿忠。他不是沒手段拿下這兩人,而是不想現在就撕破臉。他們敢堂而皇之地進入將軍府,說明有後手。再沒有看到這後手之前,他不會魯莽,會繼續和他們周旋,引蛇出洞。
王亨很佩服林子明,居然如此輕易地看透了他的佈置,坦然吃喝,其膽略和智慧都不容小覷。
耿忠其實是有些猶豫的,林子明坦然佩戴香囊、搶先喝酒,都在暗示耿忠,耿忠才跟著他行事。
王亨奇怪,李荊山這麼精明,為何不隨主子行事呢?想來想去,覺得李荊山不是蠢,而是主動自投羅網,以消除他的懷疑,否則三個人都逃脫了,太明顯。李荊山這麼做,正是他精明所在,因為他信任林子明,覺得林子明一定能贏了今天這場仗,回頭再救他出去。
王亨看著林子明,忽然就笑了。
“史書記載:英武帝在位時,文臣薈萃,武將雲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橫空出世,女將軍叱吒風雲,三十年‘英武盛世’,如今想來還令人心情激盪。我等雖不能與先輩比肩,也不能丟了祖宗的臉面。是也不是?”
他本就面目俊朗,這一笑盡顯陽光,朝氣蓬勃,雖然威嚴不減,卻讓下面的人心理上感到爽朗親切。
林子明也看著王亨笑了。
若論敬佩,他也佩服王亨。
瞭解的人都知道,王安泰行事手段剛硬、銳意進取,而梁心銘不溫不火、以柔克剛,恰好與他互補,卻少有人注意到王亨也有隱忍的一面,自小便鬼機靈。
當年,一姓祝的公子譏諷他“三寸丁”不可能得童生試的案首,汙衊他作弊。他沒有依仗家世當場發作祝公子,而是暫時隱忍下來,並挖了個坑,讓祝公子跳進去,生生斷了祝公子的前程因作弊再也不能參加科舉!
親事也是一樣,他抗拒不過父母之命,整整隱忍了六年,孟清泉做了他六年“未婚”妻,最終還是沒能得償所願,反被王亨索命,替林馨兒報了仇。
因此,林子明見王亨談笑間譏諷他:林家丟了祖宗的臉面,不配白虎這王爵,除了裝糊塗,絲毫不敢放鬆,以為自己騙過了他,相反,他比之前更加謹慎。
王亨對眾人笑道:“拿了反賊,本官心裡安定了些,各位也心安了,再不必提心吊膽。”
眾人紛紛恭賀,贊他有計謀。
林子明道:“說句實話,在下到現在還糊塗著:究竟那些人是怎樣中招的?若說倒下的都是反賊,怎麼嚴老爺子也被帶走了呢?大人可否為我等解惑?”
王亨拿手指點著他,笑道:“林二爺太謙了!本官可不信林二爺沒看出來,還是別裝了。本官還有正經事要求二爺和耿大將軍以及各位呢。”
眾人忙道,欽差大人有事只管吩咐。
王亨道:“各位先跟本官去一個地方。”說著便站起身,忽然又想起什麼,問林子明:“不會不敢去吧?”
林子明失笑道:“大人這麼說,便是原本不敢去的,現在也要硬挺著去。男人都愛面子,誰肯承認自己膽小怕事?列位說,可是這個道理?”
眾人都道,是這道理,一定要去,不能做懦夫。
林子明對王亨抱拳道:“大人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