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
當年明朝崇禎皇帝殉國前怕李自成傷害無辜百姓,就寫了一首絕命詩給他:“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和親在大明沒有過,難道在國力遠勝於大明的大唐便應當出現,杜睿越想心中越是憤怒,在他眼中無論是歷史上有名的諍臣蕭瑀,還是奸佞權萬紀,都那麼面目可憎。
太宗也差距到杜睿的臉色不斷的變換,便問道:“杜睿!你站在那裡,想什麼呢!?”
杜睿看著太宗,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朗聲道:“臣無話可說,唯有近日閒暇時,所做一首五言詩,念與聖上聽!”
杜睿才名遠播,但作品卻甚少,此時眾人聽他又做了一首五言詩,紛紛來了興趣。
太宗也道:“既然如此,且年來聽聽!”
杜睿躬身領命,唸叨:“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一首五言詩念得出來,整個承慶殿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第九十七章使汝女往,若何?
杜睿的一首七言詩將承慶殿內的太宗君臣震得目瞪口呆,蕭瑀更是面紅耳赤,無言以對,心中不禁一陣發苦,也在細細的思索,難道自家的氣節連這個小小的少年都不如?
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