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吟一時不知該如何同答,桑書雲和嚴蒼茫兩人,都是久經世變,馬上同復了常態,嚴蒼茫道:“唉,宋老弟死得太早!”桑書雲只說了一句:“他不該在這時候死的。”
原來“三正四奇”,七人武功相若,在華山、黃山二役後,惺惺相惜,而且也是死敵,三正四奇的四奇,又以嚴蒼茫最奸,宋自雪好殺,車佔風凜烈,桑書雲最是悠遊博大。而今“四奇”中“天羽奇劍”宋自雪居然死了,簡直是震人聽聞。
宋自雪在黃山、華山兩役,與嚴蒼茫、桑書雲、車佔風惡鬥數日,不分勝負,原定十年後再戰於嵩山,於是各練奇技,以破敵招,不料十年之約眼看將至,宋自雪卻死了,嚴蒼茫心中痛快,桑書雲則甚是悵然。
這下嚴蒼茫可全無顧忌了,忽然哈哈大笑道:“久聞天羽奇劍,劍冠群英,我嚴老頭恰好也有幾個練劍的弟子,還諒方少掌門人賜教幾招。”
當下也不等方歌吟表示,拍了兩下手,船艙裡忽然躍出四個黑色勁裝,臉色慘白的配劍漢子。
第十二章 劫餘島
原來嚴蒼茫這人,也是武林奇材,一生兼練刀、劍、棍、椒、十八般武器、三十六異兵七十二奇器,樣樣皆會,後來把所有武器的招式,盡皆融入手下的柺杖之中,配以精幻飄忽的掌法,加上晚年苦練丹藥,簡直博學精深,兩百年來武林中鮮少人可與以比擬。
這四名黑衣勁裝漢子,都是東海劫餘島門下,嚴蒼茫呵呵笑道:“方少俠為一方掌門,區區四個後輩,方少俠自沒將他們看在眼裡吧?”
嚴蒼茫見方歌吟兩次把嚴浪羽逼落江中,生怕讓江湖中人恥笑自已的兒子反不如宋自雪的後人,但又礙於桑書雲,不便出手,加上武林中規矩,前輩不應欺負後輩,縱贏了也不光榮,何況傀對方未死,反落得個“此人英雄出少年,居然能從殺手無常的東海劫餘島島主掌下保全性命!”加此反而名聲大震。
嚴蒼茫這生最怕有人比他更出名。所以派四名弟挑戰方歌吟,一開便封住以四戰一的理由,乃是尊方歌吟為一派掌門,讓人覺得公平至極,唯方歌吟卻不欲戰:“嚴老前輩,晚輩素來羨佩劫餘島子弟驍勇善戰,武功異詭,晚輩敬服有加,無需比試。”
方歌吟本來是忍讓,嚴蒼茫聽之下,以為“武功異詭”三字是說劫餘島的人武功來路不正,而武林中正有很多人對劫餘島的人有此種看法,這點嚴蒼茫也心知肚明,當下外表不動聲色,心裡勃然大怒,哈哈笑道:“世侄難道不是天羽派掌門麼?記得昔年手持天羽奇劍的人,從未拒絕過一次挑戰!手拿金虹劍的人,也沒怕過誰來?”
方歌吟一聽,猛然一勇,深覺不能對不起“天羽派”這三個字,更不能對不起背後的“金虹劍”,這當兒桑書雲也說話了:“方少俠,想宋自雪當年,從未輸過一戰!”
桑書雲堅定地道:“至於勝敗,我倒可以作個仲裁。”
桑書雲這一句話,等於是說替方歌吟主持公道,不容讓嚴蒼茫欺負人;原來宋自雪當年狂妄不羈,但對桑書雲的雍容閒適,很是敬重,桑書雲也對宋自雪的傲骨志節,很是欣喜,兩人在黃山、華山二役交手,反而成了英雄惜重。
方歌吟一聽此語,豪氣頓生,緩緩解下配劍,抽出金虹,劍身在蒙日下一片金芒,方歌吟以手扮住劍尖,曲成弧形,忽地一放,“錚”地一聲,餘音良久不絕,方歌吟冷冷地道:“請了。”
他自洞穴出來後,先後擊敗鐵狼銀狐與嚴浪羽,心裡豪情頓生,知道今日在船上一戰,乃事關天羽派聲譽,只許勝,不能敗,心頭非常沉重。
嚴蒼茫一見方歌吟拔劍,心知計策得逞,當下一拍手,四人步法交錯,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包圍住方歌吟,這四人劍插背後腰帶,劍卻無鞘,劍身長,劍尖銳,劍質軟,兼得緬刀、長劍、鐵槍之實。
方歌吟自幼得祝幽調教,品性雖近宋自雪,神勇威武,但甚知禮謙讓,當下倒掛劍尖,團團向四名臉色慘白的漠子道:“有請了!”
一語未畢,四柄如蛇蠍的劍尖,已分四個方位,直奪他的要穴!
這一下猝不及防,方歌吟劍身不及倒轉,急中生智,團團一轉,劍身登時“格登登”連連碰撞,把四名黑衣人的劍都砸崩了口。
原來金虹劍乃神兵利器,當年宋自雪得之,乃與人十七戰十五勝,另一次兩敗俱傷,還有一次對方武功居然在他之上的,仍被宋自雪用智慧擊敗,乃引頭自刎,這把金虹劍,方才奪得過來,宋自雪此後更如虎添翼。
方歌吟一招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