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部分(2 / 4)

小說:歸恩記 作者:孤獨半圓

人臉上,由這個代理經營恆泰館街區商事的商人請進了臨時搭起的一個繡頂紅邊懸金色流蘇的帳篷裡。…

雙耳扶手圓椅上已經鋪了柔軟的錦墊,椅旁擺了一張小桌案。只是尋常的松木刨制,桌案上也沒有什麼雕花刻獸,這木器的風格異常的簡單。然而在此時這種混亂將歇的環境裡,這桌上居然有一壺沏好的熱茶。

有這沏茶的速度,剛才卻為何不見救火的速度?

待王熾坐穩於椅上。厲蓋並沒有繼續作陪,而是跨步出了帳篷,招呼他那十名盾衛撤了屏風陣,分了四名到帳篷附近待命,還有六名則去了正在繼續翻刨廢墟救那兩名近衛的短刀衛身旁。

茶舍一樓的牆壁被裡頭的火焰燒得快要散架,並且石磚牆體都被燒得滾燙,幾乎不能直接觸控。六名盾衛便去到短刀衛前面一步,以盾牌做壘,朝滾燙的牆壁推擠起來。

既然這茶舍已被燒燬,無法挽救這一損失,不如讓它在可以控制的範疇內儘早坍塌,免得等到未防備的時候造成二次人員傷害。

就在厲蓋的下屬開始拆房子的時候,王熾坐在帳篷下還算舒適的圓背椅上,儘管他此時的確覺得口乾舌燥,但他並沒有動手邊的熱茶。

他現在很想聽一聽,對於街區內建築起火,卻遲遲不見衛兵趕赴營救的事情,負責這片街區守衛工作分配的主管官員如何解釋。但這個官員此時不在,所以他也沒打算問那個只擅長虛面禮式的禮部侍郎。

他的視線最後落在了對面石坪上趴著的那個女子身上,他心裡很清楚那女子是被什麼手段捆成木樁狀,

但他不準備就在這裡審訊她。經過今天這事,他要擦一擦眼睛,重新看一看他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著手監察過的兵部了。而監理恆泰館街區事務的三名官員此時雖然來了一個,他卻對此人心存疑竇。

邊抒鶴此人雖然政績普通,管的只是一些禮儀次序,但宗廟祭祀他管,大節國典他管,邦交禮式他管,軍隊出征祭酒他管,百姓大秋收敬天他管……他管的事情好像還真是挺多挺雜,他因此經常需要跟各部官員打交道,誰也無法把握他與哪部官員交情深些,誰也沒有強硬的理由說他與那部官員交往是有謀私事。

王熾記得,許多年前,那個不喜歡盤髮簪花,只喜歡將剪到貼肩長度的頭髮散放開來,喜歡各種小食,但卻又吃不太多的女子曾目露一絲鄙夷地說道:“不以修煉成官場萬年老油條為宗旨的官員不配做禮部官員。”

那時他還特意問了他那心愛的女子:油條是什麼仙果,似乎可以成長很久,好像還越老越好?

於是,他有機會品嚐到了心愛女子親手炸制的一種食品:油條。並透過這次經歷,讓他知道,要把生油條炸得焦老,卻又不到糊邊的那種程度,是很考驗人的烹飪技法的。

並且,老油條實是一種並不美味、但丟了又有些可惜的食物。

而像邊抒鶴此人,雖然不能替自己辦什麼實際大事,但官場之中又少不得這樣的人。潤滑隔膜,聯絡合作,組織情緒,都需要這類人的出面操辦。他們的臉夠老,見誰都和善,面對什麼事都有耐心。

——就是有時候你問他問題,他是一問三不知,有的事撂到他頭上,最終也沒能做成,徒勞了時間。

……

離開東風樓時,天色已不早了,若按尋常人的行事風格,應該是先找家客棧住下,明早再出發,回千里之外的梁國。但燕家人的行事慣例不同,對時間事務的規劃,總是格外嚴苛。…

燕鈺也沒想著會在東風樓耽誤這麼久,雖然這一段事情超出了計劃,但後頭返程的計劃是不能再拖了。

立即出發。

燕家一行人趕在京都關城門之前出城,上了停在城外的幾輛馬車。

燕家的馬車制式統一,擱在梁國十分顯眼,擱在南昭帝京內城,這種顯眼可能就不利於他們此行的順利了。

燕鈺沒有忘記,幾年前他走那條由南昭皇帝特別賞賜的城門專道時,身後被人尾隨的經歷。所以他此次為私事來到南昭帝京,為了省事,把隨行馬車都留在城外,而身畔卻緊跟了幾名隨從。

不過,他除了把幾輛馬車留在城外,還把與他此次同來的一位長者也留在了車內。

此次南行會有燕家族中長者陪同,主要是因為考慮到一些禮式上的細節,總得有人留心著。只是燕鈺幫易文瞞著燕家的人,沒說謝漣漪實際是怎樣的身份,否則她那東風樓歌姬的身份一旦曝出,估計燕家這位長者就不用同行而來,易文的這樁婚事很可能也要告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