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那音律便攜有山水之聲;心中若向往廟堂之高深,那音律便如一團青雲蘊在腳底……
那竹筷敲擊茶杯發出的叮叮聲響,音節變化其實真的如石乙剛才自己所言,並不複雜,只是這音節所佔的節奏切取。拿捏得十分動人心絃,投人心之所向。
沒有刻意去求音律的大張大弛、詭絕變奏,而只是很溫和、甚至可說是隨意的幾個節奏迴盪,不需要過分用心去體會,已讓人自然地融情其中。
這支以節奏取悅人心的曲調,有些類似文言斷句。同樣的一句話,斷句位置有所不同,可以達到改變句意的效果,而只是簡單代表九個音節的九杯茶,奏出的曲調是何意義。只看擊奏者對音節的理解和貫用。
易文的腦海裡,忽然同時出現了剛才阮洛和石乙說過的話。阮洛說奏曲的用意不在於所用器具代表的意義,而在於心意所向,石乙則說,音律的變化,不會受音節數字的簡單所束縛。
易文忽然隱約有些明白了。石乙奏“擊箸曲”的用意了。
有些論證,似乎真的需要直見其相,才能理解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