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部分(2 / 4)

小說:歸恩記 作者:孤獨半圓

援救亦是他的本能反應。只是在他伸手時,他也忘了自己正在行走中。還沒有站定的步履也是存在不穩的。若不是身邊伴行有一名丫鬟,而那丫鬟又順手拽了他一把,此刻他會不會與莫葉一齊落水,還真是說不定的事。

莫葉的衣袖在兩人拉扯的中途就斷了,突然失去某種牽引,在慣性的作用下,阮洛向後仰面摔下,那站在他身後拽了他一把的丫鬟此時也已仰躺在地,不僅摔得眼冒金星,那拉了阮洛一把的手臂也被阮洛壓在背後,痛得她忍不住呻吟出聲。

阮洛皺眉悶哼一聲,旋即意識到自己背後壓著的是丫鬟的手,他連忙掙扎著坐起身,看向那丫鬟:“你沒事吧?”

那丫鬟抱著被壓疼的手臂,忍了忍,才皺著眉搖了搖頭。

阮洛一抬手,要去拉那丫鬟起身,這才發現手腕間掛著一截衣袖,他愣了愣,很快又看向莫葉:“你…沒事吧?”

莫葉見阮洛的目光直指自己那沒了衣袖的手臂,儘管她裡頭還穿有一件貼身的素色中衣,但如此衣衫不整的樣子被人盯著,還是會令她心生些許尷尬。

莫葉心中一緊,低眉道:“我沒事。”

話音剛落,她忽然想起一事,頓時又詢道:“你沒事吧?”

阮洛搖了搖頭,側目看了身邊那丫鬟一眼,眼裡現出了一絲歉疚,又道:“白桃幫我擋了一下,但她好像傷到手了。”

……

白蘆泊馴馬場在每年的春季,會有一兩個月的時間駐馬馴馬。雖然馴馬的目的不是供給軍需,但在這期間,馬場的秩序是以軍隊標準來執行的,並且朝廷還會調派軍隊中的馴馬師來此處指導馴馬事項。

話說一開始,朝廷注意到白蘆泊這塊地方,本來是為了民生。然而經過工部特職官員深入勘察土質後發現,這處水泊不具備蓄水能力,只要稍經旱情,泊面就會乾涸。掘泊為湖,永定周遭農田灌溉大計的設想就此撤銷。

但是,朝廷的注意力既然在這片土地停留過,工部也出了人在這邊鑽研過,那麼按照當今天子的行事風格,必定不會就這麼走了算了。

後來有人設想,既然白蘆泊沒有下挖的價值,那在地面上搞建設有沒有出路呢?

商議的過程是:有。

商議的結果,具體實施起來,就是在白蘆泊原來的地基周圍,建築一道闊堤。這樣既不破壞白蘆泊原來四周被蘆葦包圍的自然環境,又防止今後若有大澇或者大旱的年景,白蘆泊可以成為一道緩衝屏障——儘管這個自然溼地冬枯夏滿的規律似乎從未異變過。…

當然,最為重要的目的,還是從那時候起,白蘆泊的建設成為京都加速晉升為全國第一大商都的輔助條件。

異地溢價,運輸是經商的重要步驟,然而當今天子似乎格外熱衷於商業強國這項國策。皇帝帶頭支援經商,手筆之大自然不一般。

水運不再侷限於行走在川流之上,而是將海外的生意也漸漸攬入懷中。陸路輸送也不再有遠近限制,如有需要,路程可逾越千里外。即便是透過陸運將北國的特產運到昭國南方,讓昭國民眾可得以享用,也是做得到的。

不過說到海運的大船製造技術。目前還是工部特別保密的專案。另外,在前周皇朝,律法中是有明確規定,對平民養馬的數量做出很大限制,這一條例在昭立後也大部分保留下來。

除了大型商會檔案在冊,並且每年為獨立養馬繳納了除稅賦外單獨一份的費用,因而可以自行安排馬匹外,中小商戶所用的馬匹超過一定數量時,就必須租用官方提供的馬匹。而這類馬的身上都有一種標誌性烙印,算是皇帝在給予各類新興小商家發展空間的同時。施加的一種管束力。

京都因為外城北的白蘆泊修成馴馬場。使用軍事手段馴練出的商馬,每年還會定時整編集訓一次,京都順勢成為官馬供給地中質量最高的都城,連周圍城郡裡某些產業漸漸擴張的小商會也願意跑來京都辦理租馬手續。

不過。這個專案中其實還隱藏有皇帝的一個深謀遠慮。儘管沒人明著說。但親身參與白蘆泊馴馬工作的軍遣馴馬師已經有所體會。或許將來某日戰事起,商家的載貨馬會成為預備役軍馬,隨時受朝廷徵用!

關於這一點推敲究竟準不準確。沒人驗證過,但大家有目共睹的是,白蘆泊大圍堤不再是安順年景裡的田中擺設,而是成為一條跑馬道。全長十九里的泊堤跑道寬可容十馬並行,跑道雖然是環形,但從區域性來看,環形程度並不明顯,彷彿是直道。在這裡馴馬,場地寬闊,也借用了蘆泊的地理條件,不會佔田擾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