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去年的四月初九。莫葉則記得非常清楚了,因為那是伍書開始教她接暗器功夫的第十五天。整整半個月工夫的苦練,她在那一天終於成功地徒手接住了伍書投出的一枚暗器,按照當時伍書的評價,她的進步很大、很快。
那天她的心情當然是激動興奮萬分,在雜貨鋪後的小院子裡將那成功的一招自行反覆練了百餘次,折騰得有些力竭了她才回了宋宅。
那天傍晚,宅裡做了一大桌豐盛飯菜,她還以為是什麼訊息走漏了,特意問了阮洛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值得慶賀的事——那時她腦子裡值得慶賀的事情就只有一件。只與自己有關——而他什麼也沒多說。只說見她近些日子有些消瘦,特意叫廚房多做了些補身體的菜餚。
那天她因為體力消耗偏大,外加心情正佳,在排除唯一顧慮後。頓時胃口大開。連吃了三大碗米飯。掃光兩盤葷菜。
除此之外,她不記得那天還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那天的阮洛從早到晚忙了一整天,但這是他平時的常態。所以那一天也被她當作平常日子度過。
四月初九對於別人而言,確實只是很普通平常的一天,但現在莫葉得知了四月初九對於阮洛而言,所代表的意義,一時不禁唏噓不止。…
這個日子被她忽略了竟有三年之久,在此期間她本來可以有一千多天的機會想起問起,但她卻持續忽略了一千多次。
阮洛也是一個怪人,對自己的生日竟可以過得如此馬虎,幾乎是忘卻了!
這幾天莫葉也想了很多,她才發覺,何止是阮洛的生日,她錯過的生日實在太多。除了曾經以及如今的身邊之人,她似乎連自己的生日也已被遺忘多年。
自己何嘗不是別人眼中的怪人?
過生日這件事,曾幾何時竟與自己漸行漸遠?這本來是一個獨特的只屬於自己的節日,卻因為自己身世混沌也跟著模糊了。
加冠大禮到場賓客名單地擬定工作,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然而這隻算是加冠禮前後過程中最簡單輕鬆的一個環節,因為阮洛的親朋好友並不多,名單中大部分都是他在商界有過交往的朋友,
他只需要在賬房掃一眼所有單本賬目的落款,記下名字後篩選一遍即可。
然而最麻煩且耗時費力的事項卻是將這些邀請帖一一發出去。
幾個商界最重要的客人是由阮洛帶著莫葉去送的帖子,此後的帖子大部分由莫葉代勞遞送。
莫葉早年常以書童侍女的身份伴在阮洛身邊在各商家走動,但不久後這樣的改扮身姿便被廢除,她直接以阮洛義妹的身份待在他身邊,行走於繁多商家的商談活動之中,三年過來已是積累了一份不弱的身份底子。由她著手此事,不算阮洛對賓客們輕視失禮,而能受阮洛邀請參加他的加冠大禮,必然不是普通交情,應當理解他的確是一個大忙人。
不過,阮洛會把一大半的帖子交給莫葉去遞送,除了因為他自己要顧著生意上不可暫停的事情,有些忙不過來,還因為這一次禮事到場賓客中存在幾位有些特別的人物。莫葉也是到了加冠大禮日期臨近時才知道,阮洛要去小梁國請他的幾位好友,那幾人是他早年在小梁國求學時對他幫助極大的良師兼益友,對於阮洛而言,他們相當於師門兄長的存在。
剛剛知道這件事時,莫葉的心情有些複雜,想起前幾天阮洛與燕鈺不期而遇時的種種表現,她覺得這件事裡頭充滿矛盾。
然而在思來想去幾天後,她忽然又明白過來。
阮洛這次去小梁國訪友請客,很有可能會與燕家的人碰上,儘管早些年燕家人對他的幫助是存在目的地,燕鈺與他又是不同期的學長,但南昭國人最在乎禮,這份情終是不可忽略,到時候不請燕鈺同來,似乎有些得罪人。所以,阮洛才要事先在東風樓那件別人的事情上對燕鈺表明態度、劃清界線。
先分清了彼此,之後再碰上,區別對待的話也就好說了。
這麼想來,許多問題便通順了。在東風樓發生的事倒像是天意給了阮洛一個妥善安排此事的機會。
今天是莫葉開始獨自遞帖子的第四天,手裡大部分帖子都已遞出去了,剩下的五張裡頭,有三張是昨天和前天沒碰到正主而等著去二趟的帖子,如無意外,要全部送出去應該花不了多少時間。
阮洛特別叮囑過,這些帖子都必須送達賓主手中,不能交由賓主家裡的僕人轉遞。莫葉對於這一點並無質疑,因為在她心中那份由南昭官學書院培養出的認知裡頭,加冠大禮的意義近乎與成親大禮平地而坐。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