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狀況,畢竟他是太皇太后的義子,是長公主的義兄,先去見她倒也合乎情理。”
薛道銘沒有說話,靜靜望著董炳泰等他的下文。
董炳泰卻有些心虛地向周圍看了看。
薛道銘道:“你不用害怕,朕在你來此之前已經將所有宮人都打發出去了,朕對他們是一個都信不過。”
董炳泰稍稍放下心來,低聲道:“陛下,眼前的局面還需謀定而後動,千萬不可意氣用事。”
薛道銘道:“讓朕忍是不是?朕要忍到什麼時候?眼睜睜看著奸人正在一步步謀奪我大雍江山,朕卻要袖手旁觀嗎?要朕像你們一樣忍氣吞聲地苟活於人世?”
董炳泰老臉發熱,他嘆了口氣道:“他們圖謀大雍王權絕非一日,此事絕非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慈恩園那晚發生的事情分明是有人在背後策劃,按照他既定的計劃一步步將所有人引入局中,慈恩園內發生的事情陛下全都親眼看到,可在外面發生的事情陛下知道嗎?”
薛道銘目光一亮,自從那晚宮變發生之後,董炳泰還從未在自己的面前坦陳過心跡,現在看來自己的這位舅父應該是有苦衷的。
董炳泰道:“陛下心中想什麼微臣全都清楚,董家世代沐浴皇恩,就算是為了皇上豁出滿門的性命又有何足惜?然形勢所迫,若是在時機尚未成熟之前就有所動作,非但無法扭轉大局,反而會打草驚蛇,甚至會全盤皆輸,臣死不足惜,可是不能貽誤了皇上的宏圖大志,陛下,您爭得不是義氣,爭得乃是列位先皇留下的江山社稷,爭得乃是大雍的千秋大業,在大局面前任何的私怨和仇恨都要拋到一邊,忍辱負重絕非是逆來順受。而今的形勢下,陛下越是強硬越是容易引起他們的警覺,甚至會生出對陛下不利之心?”
薛道銘充滿激憤道:“朕什麼都不怕?就算是死,朕也不會甘心被李沉舟那個奸賊傀儡一樣擺佈!”
董炳泰眼含熱淚再度跪倒在薛道銘的面前:“陛下有沒有想過,您若是有什麼不測,這大雍江山會落入何人之手?列位先皇辛苦開創的百年基業又會有何人維繫?”(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四章【隱忍為上】(下)
薛道銘陷入沉默之中,董炳泰說完這番肺腑之言也不再說話,雙目赤紅靜靜望著他。過了好久,薛道銘方才伸出手去在董炳泰的肩頭輕輕拍了拍,低聲道:“這些道理朕都已經想過,可縱然朕心中擁有怎樣的宏圖大志,可畢竟獨木難支,若然百官都已屈從於這對奸人的淫威之下,朕又拿什麼去和他們抗衡?”
董炳泰道:“陛下,強權和威脅只能讓人暫時屈從,可是永遠也無法得到人心,此次宮變,事發倉促,雖然是李沉舟和長公主聯手所為,可真正的癥結所在卻是薛道洪!”薛道洪謀害太皇太后,利用一封偽造遺詔登上大雍帝位的事情已經被廣為傳播,此次雖然沒有追究他身後的責任,可是葬禮的風光和陣仗甚至比不上蔣太后和董淑妃。若非落實罪名,董炳泰對這位上任帝君也不敢直呼其名。
薛道銘嘆了口氣道:“現在看來我皇兄也是被人矇蔽了。”
董炳泰冷笑道:“若非他權勢燻心,又豈會輕易被人蠱惑,此前在渤海國製造風浪妄圖將燕王除去,卻被燕王化解,��舜缶�性詒苯���凰及捕ü�冢�杵�跋右恢露醞猓�炊�枳耪獯蔚拇躺筆錄�朔繾骼耍��攀裁慈鐐獗叵勸材詰幕煺嘶埃�階詈笊踔亮��侍�蠖枷胍徊⒊�簟!�
薛道銘點了點頭道:“他只是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自己也成了李沉舟的一個獵物。”
董炳泰道:“陛下,臣不是不敢說,只是不想說,而今的朝堂人心惶惶,李沉舟精心策劃。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此人心機深沉,隱藏極深,若非此次宮變成功,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一心效忠薛道洪。”
薛道銘黯然道:“只怪我缺乏警惕,對慈恩園那場變故毫無戒備。否則也不會讓他這麼容易得手。”
董炳泰道:“此事怪不得陛下,其實當晚在慈恩園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薛道洪之所以想要除掉太皇太后,是因為太皇太后雖然表面上退隱慈恩園,可事實上在先皇駕崩之後,始終不願放權,透過種種途徑試圖影響朝政。簡洗河、李明輔甚至包括太師項立忍這些人全都是太皇太后的人,在先皇駕崩之後,他們經常去慈恩園見太皇太后。朝中的風吹草動往往瞞不過他們。我聽聞,薛道洪即位之後最想除掉的人卻是燕王,渤海國的那場風波險些將燕王和長公主一網打盡,若非太皇太后出面,他是不會輕易放棄那個想法的。”